本篇文章3030字,读完约8分钟

虽然保险业受到严格监管,但竞争是充分的,从长远来看,马太效应是明显的。笔者通过对保费的数量、构成和成本的分析,认为中国平安具有长期竞争优势。

此前,笔者在《红色周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平安乐观的四大核心逻辑》的文章,主要定性分析了中国平安相对于其他金融企业的四大优势。最近,中国平安发布了2018年财务报告,笔者将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揭开平安综合财务的神秘面纱。从业务角度来看,平安涉及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财产保险、银行、金融技术等业务。在本期中,笔者将关注平安的保费业务:为什么在寿险保费市场上,竞争对手不断涌入,平安的市场份额难以抢占?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保险业的“马太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平安从此稳步增长

在讨论平安的保费业务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最常用的原始保费收入的具体含义。原始保费收入主要用于区分再保险保费收入。国家规定,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后,必须按一定比例进行再保险。接受分保的公司收取的保费为再保险保费收入,公司自身业务获得的保费收入为原始保费收入。原始保费收入=保费收入-次保费收入。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保险公司发布的月度数据和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年度数据主要是原始保费收入,下面关于保费的讨论也是指原始保费收入。根据中国保监会网站2019年1月29日发布的2018年保险统计报告,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3.92%。业务方面,财产保险业务原保费收入1.07万亿元,同比增长9.51%;寿险业务原保费收入2.07万亿元,同比下降3.41%;健康保险业务原保费收入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笔者总结了2018年排名前几位上市保险公司的原始保费收入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的保费收入远远领先于寿险(包括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下同)的原始保费收入。排名第三的中国太平洋保险人寿保险不到前两位的一半,而排名第四至第六的仅是第三位的一半;在财产保险方面,PICC和平安财产保险遥遥领先,中国太平洋保险位列第三。综合整个公司的原始保费收入,排名前四的依次是平安、中国人寿、PICC和CPIC。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从行业强者的“马太效应”来看,笔者认为保险行业介于网络行业和区域小超市和小商小贩之间,前者的强者属性特别强。互联网行业很容易抓住客户,没有地域限制,老大是滋润的,老二是痛苦的,而老三和老四几乎没有机会。然而,小卖部很难抓住顾客,所以它只需要服务几公里内的顾客。虽然保险代理人被分为城市和地区,但他们的重点是为该地区的客户服务。除了城市对外国保险在中国的限制,保险代理人对销售区域没有限制,这可以适用于全国甚至全球。同时,在一个足够大的区域内,通常会有很多保险公司并存,覆盖的客户群体相互交叉,形成完全竞争的局面,马太效应也很明显。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根据笔者梳理的数据,根据平安和中国人寿自2006年以来的原始保费收入数据,平安人寿在中国的原始保费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17%基本稳定到2018年的18%,而平安人寿的保费增长了6倍,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44.6%下降到2018年的20.4%。从表2比较几家领先保险公司(包括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55.2%下降到2018年的22%,中国太平洋保险的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10.8%下降到2018年上半年的8%。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财产保险的市场份额更加明显。根据表3的数据,老保的PICC P&C保险从2004年的58.1%下降到近年的34%,平安P&C保险从2004年的9.5%翻了一番,达到19.7%,老三的PICC P&C保险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

通过分析几个保险领军企业多年的保费数据,我们可以大致看到保险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可以看到选择长期投资马修效应明显的行业的第一位的重要性。作为时间的朋友,第一个地方的增长率往往高于平均市场增长率。

财产保险的市场份额在12年内翻了一番,但费用率和赔付率仍需提高

以上从保费数量的角度分析平安的突出表现,下面笔者将从保费构成和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寿险保费收入分为新单保费收入和续保保费收入。新增单笔保费收入是指新签保单当年支付的保费收入,续保保费收入是指本年度前几年已签保单的续保收入。据笔者统计,除2009年的一些异常数据外,平安人寿的新增保费已超过续保保费的50%。(见表4)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人寿保险业务也分为个人业务和团体业务,分别收取保费。集团业务基本上没有更新收入,集团业务一年一次非常实惠。保险公司通常专注于个人业务的推广和客户获取。随着保费的快速增长,保险代理人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充分反映了平安近年来的快速增长。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每年都有这么多的保费收入,人寿保险的费用是多少?第一是保险代理人的佣金费用,第二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和管理费用。与平安历年数据相比,这两项费用之和略低于新单保费,而香港寿险行业的两项费用略高于新单保费。第三,针对过去所有保单的寿险理赔,远低于新的单一保费收入,甚至低于续保保费收入。其他保费费用包括退保保费和客户保单红利费用。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如果将保险公司的累计保费视为水库,可以看出平安保费水库的流入明显大于流出。年保费存储能力可以通过保险责任准备金的净增加来反映。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提取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应随保费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幅相对稳定。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财产保险费很容易理解,不考虑续保,只考虑当年。表5列出了平安财产保险过去12年的原始保费收入、市场份额和三个重要比率。在过去的12年里,平安财产保险的保费增长了近12倍。

其中,综合成本率是财产保险公司计算经营成本的核心数据,包括公司的经营和支付费用。当综合成本率为100%时,意味着收入和支出相等,没有承保利润或承保损失,但可以有投资利润。

综合成本率,包括赔付率和费用率,是衡量财产保险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标准。综合成本率越低,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该公式可表示为:成本率=费用率+支出率。费用比率=(保险业务费用支出+业务和管理费支出-再保险佣金收入)/赚取的保费。赔付率=赔偿支出/赚取的保费。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平安过去10年综合成本率控制在100%以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许多财产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都高于100%。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财产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低,成本率高,这一点并没有得到改善。这表明该行业仍需重组和改进,销售成本过高。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总的来说,虽然保险业受到严格监管,但竞争是充分的,从长远来看,马太效应是明显的。从保费数量、保费构成和保费成本分析,中国平安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例如,平安人寿的保费市场份额是首批上市公司中唯一没有下降的。这一行业的挑战者不断涌现,有些是激进的,有些是以损失换规模的,而平安人寿的保费质量却在不断提高。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在2018年度业绩报告会上,平安管理层表示:“公司非常重视长期稳健发展。人寿保险主要关注新业务价值,2018年新业务价值增长了7.3%,远远超过市场。去年,新业务价值的市场份额接近40%,提高了三个百分点以上。新业务价值的市场份额是溢价市场的两倍,这表明该政策具有高利润和高质量。笔者将探讨平安人寿未来新的商业价值和内涵价值。

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本文仅讨论,不推荐买卖。作者是大湾区普赖斯投资俱乐部的成员,一位著名的博主@陈海涛环游世界)

[编辑:张静]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色周刊力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仅供参考。网站上显示的信息仅用于传播目的,并不代表《红色周刊》的观点,也不能保证此类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它不构成实质性的投资建议,所以操作风险由你自己承担。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保险业尽显马太效应 中国平安保费蓄水池入水明显大于出水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