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0字,读完约6分钟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专家呼吁“激活”员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以增强门诊支持能力

新华社记者曲婷

1998年诞生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截至目前,中国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约为3.29亿。

随着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如何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的互助功能?许多医疗保险专家呼吁加快改革,进一步“激活”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提高门诊保障能力。

个人账户安全功能有限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大病住院统筹,大病门诊个人账户”——20年来,职工医疗保险这一制度设计打破了职工医疗保险和公共医疗保障浪费和保障水平低的弊端,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促进新旧保障制度转型、更好保障民生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零售药店频频暴露出消费者被诱导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取钱牟利,“社保卡”成为“购物卡”的现象。另一方面,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保障不足的弊端逐渐显现,社会各界要求改革个人账户、提高门诊保障水平的呼声越来越高。

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一方面,大量资金存在健康状况良好的中青年和被保险人的个人账户中,这滋生了浪费和欺诈性保险;另一方面,退休人员和慢性病患者的个人账户不够,他们在就医时需要支付现金。”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明来直言不讳地阐述了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尴尬局面。

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充分的保障需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完善个人账户,统筹门诊费用”的任务。2018年,中国新成立了国家健康保险局,深化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已成为新一轮医疗保险改革中必须啃的“硬骨头”。

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随着新药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国家健康与福利委员会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表示,目前个人账户中有大量资金无法使用,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超过8000亿元,使用效率不高,削弱了医疗保险基金的互助功能,造成资金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尽快改革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和完善门诊统筹势在必行。

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加强门诊保障是“药方”,发挥“互助互济”是基础

三明地处闽中、闽西山区,2011年站在医疗保险的悬崖边上——医疗保险基金压力大,支出多,整体基金支撑能力不可持续,个人账户资金沉淀浪费。

自2012年以来,三明市开始了一场大刀阔斧的医疗保险改革。2016年首次建立职工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增加门诊特殊疾病数量,改善特殊疾病治疗,进一步改善普通门诊报销待遇...

经过一系列改革“组合拳”,三明市个人门诊费用负担下降,统筹基金实现可持续发展。据统计,三明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整体部分已从2011年的亏损of空7552.59万元,发展到2013年的结余5021万元,扭转了收支相抵的局面,基金自2014年以来运行平稳。

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浙江、广东、山东、重庆、四川、云南...目前,许多省份同时推进门诊费用和个人账户改革。一方面,他们加强门诊服务,另一方面,他们“激活”个人账户资金,使人们能够真正受益。

例如,自2016年以来,浙江省建立了门诊统筹,同时明确允许员工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用于支付配偶、子女的医疗保险费用和服务费用。据统计,通过这次改革,浙江每年有近20亿至30亿元的存款。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院院长金伟刚表示,要继续从改革中获取红利,尊重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基本规律,改革个人账户,完善门诊统筹,减轻参保人员门诊费用负担,让个人账户中的钱“活”起来。

"实现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险门诊保障是员工的根本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镇表示,通过改革个人账户,通过统筹基金报销加强互助互济,将防止患者面临门诊费用仅依赖个人账户的困境,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改变个人账户不是“移动奶酪”,而是“强有力的保证”

由于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是由个人使用的,绝大多数被保险人认为“个人账户中的钱是他们自己的钱”。在减少个人账户的过程中,有些人会认为他们已经动了自己的“奶酪”。

在这一点上,王镇说:“需要向大家解释的是,个人账户中的钱仍然是医疗保险基金中的钱,这是国家政策中明确规定的,每个人只有使用的权利,这实质上就是医疗保险基金。”

目前,一些地方鼓励用个人账户的钱购买商业保险。有人质疑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解决”普通人的门诊保障问题。

记者了解到,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要提高门诊保障水平,根本上必须走医疗保险互助保障之路,而不是简单地用补贴来减轻参保职工的门诊费用负担。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院医疗保险办公室主任王宗凡建议,在运行中,可逐步降低单位拨款比例,通过减少个人账户拨款建立门诊统筹,统筹基金可承担个人账户中的大病保障功能;我们可以探索将原有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用于家庭互助,提高整体保障水平。

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随着门诊统筹机制的完善,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个人账户,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最终以门诊统筹取代个人账户的保障功能,实现治疗的无缝融合。”王宗范说道。

浙江省医疗保险局改革发展司司长倪胡平表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改革措施需要“谨慎”。

他认为,浙江省改革前个人账户积累的“存量”资金仍应由个人使用;例如,对于退休人员,可以按照“新老办法”保留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例如,对于长期吸毒者,他们仍然可以用个人账户中的钱在药店购买药物。

顾表示,个人账户改革的重点是提高资金互助能力,真正提高门诊保障效益。“许多退休工人都是老年人,门诊医疗需求很大,这将从改革中受益。”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李润发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专家呼吁"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增强门诊保障能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