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05字,读完约12分钟

在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在很少的家庭中失去了爱的人和家人,但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没能正常进行临终、葬礼、追思仪式。 一群来自不同高中宗教系和神学院的学生对上述情况深表同情,希望根据各种信仰和文化以前流传下来的情况,合作编写手册,为死者的亲戚和朋友提供简单的家庭礼仪参考。 附上悲伤的指导、灾害急救资源链接供专业的心理指导者和社会事业者参考。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摄影:郭岩

儒家追念礼仪

在特殊时期,无论死者在家还是在医院死亡,都经常送到殡仪馆火葬,使遗骨并存。 通常,葬礼上临时不能举行临终、吊唁、吊唁,甚至出殡、下葬相关的仪式。

根据儒家经典的观点,死者此时游魂不安。 我们觉得家人此时应该尽快回家“虞祭”让亡灵回家,恢复平静,准备和下一个列祖列宗的灵合祭(祓)。

以下纪念仪式需要选定“丧主”为代表。 丧主通常是死者的长子、长女,如果孩子负担不起,长子、孙女也会出来。 特殊情况下,其他近亲(兄弟姐妹、配偶)也可以承担丧主。 选择另一个知礼、情绪稳定的好朋友作为“葬礼”的合作仪式进行。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过程。

虞节一共举行了三次,应该在埋葬死者的同一天举行。 这些步骤包括:

由死者主持,在家中正堂设置神案(朝南),将死者的遗像制成一格或牌位作为神主。 把死者平时热衷的食品和饮料放在桌子上,准备几个空杯子。 另设香炉、线香待机。 在神案的西边设置洗手器、毛巾。

二、全家人聚集在神主面前,可以哭。 护理者请安慰大家,慢慢停止哭泣,开始行礼。

三、丧主丧主请在神案的右侧洗手擦干手,烧香、上香。 这时大家默默地以为故人的精神降临了。 丧主带领大家行了三次叩头礼。 站起来拿起空杯子,倒上饮料,恭恭敬敬地献给神案。 然后说:

(中文版)哀悼我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孩子……),遭遇了这种不幸! 身体已经没有了,灵魂不远。 白天和夜晚的回忆,是为了至情! 谨把玄酒薄馏,恭行初虞(再虞/三虞)。 魂兮归来! 享受永远的安宁。

某某,回家吧! 准备好你平时喜欢的东西,再也不怕了,受不了了! 某某,回家吧!

以上祈祷只是信号,实际上鞠躬时可以说出自己心中的话。

四、剩下的亲属轮流洗手,擦干手,提供一杯饮料。 丧主再次带领大家低头三次,行礼时心里说:“灵魂啊回来! 灵魂回来了”,心中一边想象着家族的游魂回家了,一边成为了平静、保护家族、保护家族的吉祥神。 来这里礼貌。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如上所述,礼仪在死者埋葬后也应该进行两次(尽可能连续两天)。 期间,家人应该每天早晚一起悲伤地哭,诉说悲伤。 有条件的话,晚上应该轮流守灵。

根据儒教古典记载,三次虞节后,应该进行“卒哭”的礼仪。 从那以后,不仅允许早晚哀泣,其余时间应该尽量抑制哀情,慢慢恢复正常的生活。 但是,在特殊时期,人不能那么快走出悲伤。

因此,我们建议三次虞节后,亲属还早晚凝聚哀泣,同时向神位提供饮食。 在人们心情平静下来之前,出现了死者,提出了“毕业哭”礼,“毕业哭”礼的仪式与虞祭基本一致,但祝辞的文案却变成了表示和平的文案。 之后,第二天如果你家有供奉祖先的习惯,可以把死者的遗像和牌位转移到祖先的神龛和桌子上。 同时,死者可以祈祷灵在天上平安,吉祥,继续保护这个家族。 这家人也将继续家风,永远怀念故人。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之后,应该继续服丧,穿着丧服和朴素的衣服,控制饮食,每天祭祀死者的众神。

居丧的时间可以由亲人自己决定,不能短7天以上,不能长3年以上——建议正式埋葬后结束。

观察几个事项

特殊时期,葬礼必须迅速简化,但悲伤的心情必须结束,必须观察:

1 .哭,悲伤,人之常情,不要抑制。

2 .有穿丧服的俗物,可以穿丧服。 黑色袖扣也可以穿。 没有这样的习俗,观察服装风格简单,颜色朴素即可。

3 .丧期间的饮食不要过量,不要追求好吃的东西,不要喝酒。 但是,不要绝食。 亲属之间应该互相劝说吃饭,以免悲伤过度损害,出现死伤者。

4 .葬礼期间的夫妇不应该开房。

佛教追忆礼仪

过程。

做莲位

长黄色的纸(如果条件不充分,可以采用白纸),可以在正面写上死者的名字,在名字上粘贴死者的照片(照片不是必须的)。 背面写上死者的出生和往年、月、日、时间。 模板如下。

十二点对照: 23-1点:子时,1-3点:丑时,3-5点:寅时,5-7点:卯时,7-9点:辰时,9-11点

二、灵前装饰

香炉或一碗白米,炉中/米插香,随心所欲地供奉饭、菜、果、花。 素食主义者很好。 香、饭、菜、果、花,条件不充分也可以省略,可以提供简单的饭、清水,不影响功德。 给你线香后,看打开窗户通风。

三、具有读经、诅咒、念佛、转向

一家为死者诵读《阿弥陀经》和《往生咒》(读经持咒),反复阅读(不论次数)《南无阿弥陀佛》(拥有佛名号),在休息一定时间(例如1小时)前“以此功德,转向某某,向某某往返西方极乐净土, 发音错也没关系。 转向是指将自己修改的善根功德转用于期望的对象。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上述仪式可以持续到七七四十九日。

观察一些事项和证明

一、正确的认识

在佛教中,众生自无始以来辗转于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不擅长轮回,修行的目的不是追求来世的荣华富贵,而是从轮回中解放出来。 读经巫术念佛的作用是根据西方阿弥陀佛的愿望,送给生者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修行,停止陷入轮回。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佛教告诫杀戮,供养期间不要让杀生。

二、调整感情

佛教认为,人在往生七天内徘徊在家,直到看到莲位和家人的状况才知道自己死了。 这是为了在仪式过程中尽量不哭,保持身心比较平静,让生还者安心跟着阿弥陀佛去最好的地方修行。 注意到感情的起伏后,可以试试以下事情。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仪式开始前,先深呼吸几次,让心情尽量平静。

数气息。 如果不能整理心情,集中观察力读经,可以先停下来计算呼吸的数量。 把所有的观察力都放在呼吸的感觉上,如果感觉到呼吸从鼻孔出来,就数1,如果再次感觉到呼吸从鼻孔出来,就数2。 ……每10个周期数一次,数10个以后,从头开始数。 忍不住流泪,杂念猖獗也没关系。 注意到的话,把观察力恢复到呼吸,继续数就行了。 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越放松自然就越好。 冷静下来后,再继续读经。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道教的追思礼仪

过程。

做灵位

灵也可以用死者的照片代替。 具体的风格和写法是尊重地方以前流传下来的,参考下面的简单模板,用白纸和黄纸做。

“先父”的部分可以根据与本人的亲属关系进行变更,如先母、先祖父等。

二、灵前装饰

灵位前装饰香炉,没有香炉可以用茶碗洗米。

香炉的两边可以放花束(条件不充分的话可以省略)。 另外,随心所欲地供奉米饭、料理、茶和水果。

道门威仪说,为死者诵经而开的不是祭祀。 这是因为不应该把肉牺牲成腥味。 条件有限的话,一杯清水也能代表赤诚之心。

三、您工作的读经法

为自己或全家人去世者朗读本节结束时列举的道门开度经法。 其中的《青华救苦诰》可以根据自己虔诚的心反复吟唱,无论多少次都可以(除了仪式以外,随时默唱,我认为牺牲者要求超越)。

道门威仪说,课诵经法,最需要安静、专一的诚实。 因为只有身心的宁静才能感受到人的天感,与道合得来。

转过身来后,也可以对心中死去的人表达一点想说的话。

观察一些事项和证明

道门威仪是最安静的,我们在自己的课上为死者祈祷时,必须尽量暂时抑制自己的悲伤,深呼吸,集中于现在,放松自己的心情。

上课前不应该吃荤食,但如果已经吃了,就要先念“三净咒”。

道门的开度经法,通过经文和虔诚之心,通向天尊,解除死者生前的罪恶,提拔为“南宫”(罪恶之魂归北宫乡都,是惩罚之府)。 死者经过朱陵火府的精炼后,摆脱了凡质,越过了仙界。 因此,我们为死者学习读经法,发现他/她们活着时造成的罪责和过失,并道歉,只有这样,死者才能真正被提拔。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开度经法自修品目录付:“净天地咒”“开经咒”“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青华救苦诰”“五厨经”“晋升咒”“三礼”“转向”“三净咒”

基督教的追思礼仪

过程。

一、仪式空间

在桌子中央装饰死者的照片,可以决定是否放置以前传下来的十字架,是否点燃蜡烛。 建议对称配置烛台的高度为4根或6根,燃烧的蜡烛的2根或3根。

二、唱歌,(启应)朗读和祈祷经文

从1-2首歌曲开始追忆仪式,分别选自以前流传下来的诗歌本(例如《新编赞美诗》《葬礼追忆》《送别亲友》分类中的191-195首)。

和家人一起思考或和家人一起思考时,阅读圣经。 约11:25-26,提前6:7,伯1:21,罗8:38-39,太5:4,约14:1-2。 如果死者是孩子,请读圣经。 约14:1-2,可10:14,赛40:11,申33:27,赛49:15。

根据各自自古以来流传的说法,要么一个人默哀,要么和家人一起祈祷。

与家人一起思考时的启示录如下:诗103:1-17。 如果死者是孩子,启应圣经如下:诗23:1-6。

观察一些事项和证明

哀歌作为基督宗教以前传来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占诗篇大多数的哀歌、耶利米哀歌、福音书耶稣哀歌等),表明基督徒个人和团体对上帝诚实和信仰。 因为,没有必要故意抑制内心的无力感和丧失感,在仪式前后和家人一起哭,共享各自的弱点和痛苦,追忆死者给彼此生命留下的印记,有助于应对心理外伤。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仪式开始前,深呼吸默哀,直到悲伤缓和一点,衷心感受到主耶稣基督的平安。

根据各自以前传来的决策,可以决定是否在上述礼文之后追加使徒信经、主祈祷文、火葬文等进行朗读。

(本节的所有经文取自新教《和合本》的圣经和《公众祈祷书》)

心理学和社会工作者专家的建议。

悲伤的指导

“失去的悲伤经历了五个阶段”:正常的悲伤有五个阶段:否定- -愤怒-谈判- -抑郁- -接受。 这是一个可以加速但不可逾越的过程。 不要试图消除感情。

“如何给孩子悲伤的指导?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难过,但这时如果无视孩子的心理诉求,他们很多纷杂的感情就无法适当缓和,可能会继续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另外,5~8岁的孩子,经常有“魔术思维”,如果疏于对他们进行悲伤的指导,很可能会再次发生每个孩子想用自杀的方法与自己所关心的亲属在天堂见面的悲剧。 因此,以诚实敏感、不评价、不接受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度过悲伤是各自悲伤的领导的责任。

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妈妈,船上的人去哪儿了? 为什么大家都在哭? ”:你怎么回答关于孩子死亡的奇怪问题? 这里有可靠的回答方法。

“原来,亲人去世后,我们还是有联系的……”:本文介绍了“整合的悲伤”。 人们有悲伤和怀念,但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灾害应急处理

“再见——灾后心理反应(悲伤)”:丧失后的常见感情(悲伤、痛苦、愤怒、负罪感)、认识(否定、自责、反刍)、行为(回避、退缩)、生理(失眠症噩梦、食欲下降、心率异常)现象。 普通悲伤的反应大致持续半年到两年。

“灾后心理建设|对成人的建议”:少数亲人死后,成人和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反应和应对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爆炸期间的(网络)心理急救》:本篇《帮助家人和朋友死亡的幸存者》一章就如何与孩子和青少年谈论死亡提供了一点建议。 《外伤性哀悼》一章描写了幸存者一点外伤性的心理过程。

心理援助

关于需要一对一心理援助的案例,可以参照《心理援助资源整理文件》

关于正文

武汉市民政局从1月25日起发出相关通知,殡仪馆停止遗体告别式服务,墓地停止开放,火葬后的遗骨寄存在殡仪馆。 另外,由于隔离状况,牺牲者的家人无法得到亲友和社会的正常支持,没有寄托悲伤的地方。

本指南配合广大普通中国人综合拍摄的仪式观念和模糊的宗教感情,尽量选择不同教派之间的底线共识,配合防疫要求,提供简单操作的仪式流程。

佛教礼仪写作:郭岩(感谢悟灯法师披露)

道教礼仪写作:陶金

儒家礼笔:王舒墨

基督教礼仪写作:王昱

调整,:郑利昕

请看越来越多的复印件,关注新浪微博@新冠疾病临终和追忆护理队。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时讯:疫情期间远程追思礼仪及哀伤辅导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