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6字,读完约3分钟
原创诗书画东方卫视诗书画
说到古代江南,大家会想到什么? 应该是美丽的江山、繁华城市、美丽的佳人、风流才子,当然也有精巧优雅的生活习惯。
今天我们很期待描写江南生活的古典语言。
眺望潮水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
钱塘自古以来就很繁荣。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户。
云树包围了堤坝上的沙子,怒涛卷起了霜雪,
天险无穷。
市珠獏,户盈罗绮,竞相奢侈。
重湖重维清嘉,
三秋桂子,有十里荷花。
羌晴,菱歌泛夜,
嬉皮士钓芭芭拉曼娃。
千骑抱着高高的牙齿,喝醉了听笛子和大鼓,
吟酿烟霞。
异日图以好景色,回凤池自夸。
“上面有天堂,下面有苏州杭”的阕形象描绘了“人间天堂”——杭州的美好生活。
话语上写着杭州的自然风景和城市的繁华。 杭州位于东南,是三吴地区的重要城市,自古以来就很繁荣。
这里柳树烟雾缭绕,桥梁雕刻华丽,窗帘美丽,楼阁交错,城市生活人口众多。
在杭州东南,钱塘江穿过城堡,高耸入云的树木包围着钱塘江的沙堤,奔腾的江涛卷起白浪,广阔的钱塘江面一望无际。
杭州城的街道上排列着各种珠宝,平民家中也有丝绸绫罗,竞争奢侈的生活。
话下写着杭州西湖和官民的生活。 西湖和湖包围的群山又漂亮又美丽。 秋天飘着桂花,夏天有十里荷花。
人们晴天吹羌笛,晚上采菱唱歌,钓鱼的翁,采莲的女儿都笑着开着。
高官一去玩,一群马队就围着高高的方旗,气势磅礴。 喝醉后,听音乐吟诗,享受美景。
来日本放下这幅美丽的风景画,回到北京晋升,可以向同事炫耀杭州的美丽。
作者是一个波澜壮观的文案,描绘了钱塘壮观、西湖美丽、平民丰富的杭州画卷,表现了江南富足的生活,引人入胜,令人向往。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进入上博馆“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通过清代干隆时期的三蟠纹黄玉花觚,感受优雅精致的江南生活。
▲三蟠纹黄玉花觚
清干隆( 1736-1795年)
高20.6cm厘米宽10.7cm厘米
藏上博馆
这是用新疆和田的高雅黄玉雕刻而成的花器,其口和底部呈喇叭状,刻有莲瓣,中央突出有蟠蛄三根。
蟠,是无角早期的龙,象征吉祥。 刻在黄玉花观上的这三根蟠蟠,眼睛有点突出,身体蜿蜒,四肢分开,弯着腰绕着尾巴,形状不同,但都充满了游龙在天上飞的动态之美。
“觚”是商周期盛行的青铜酒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玉制的“觚”,其功能从酒器变成了花器呢? 问问上博馆专家怎么说。
▲谷典子采访动画
上博馆技术研究部副研究员
仿造玉器出现在北宋时代,沿袭到清代。 清代继承和发扬了几千年来的琢玉技术和风尚,成为古代玉器史上的登峰造极时代。
清代,玉雕有北方和南方两个中心,但最好的廿玉工艺在江南,其中最有名的是苏州玉雕,历史被称为“苏作”。
那么,苏作玉器有什么优点? 和清朝宫廷用玉有什么关系? 我来听上博馆专家的介绍。
▲谷典子采访动画
上博馆技术研究部副研究员
柳永的《望海潮》用锦绣文案描摹江南市的梦想和繁华,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回忆。 清代的三蟠纹黄玉花观让我体会到江南生活的美丽高雅。
经过一千年,这种生活习惯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即使岁月流逝,也优雅不变。
《诗书画》同名图书已经问世
《诗书画》的广播时间
每天17点50分,东方卫视《诗书画》和你不在也不会消失。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东方卫视诗书画公众号
原标题:“记忆江南江南生活”
阅读原文。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时讯:忆江南·江南生活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