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74字,读完约14分钟
随着快速发展全球清洁能源政策的推进,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花费占比逐步提高,其中,液化天然气(lng)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在能源市场中成为管道气的有力补充。
本文拆析了lng领域的市场现状及优势,并对领域中公司的业务规划进行了研究。
一、液化天然气市场概况
01、全球lng贸易持续增
国际天然气联盟(igu)发布的年世界液化天然气报告显示,年全球lng贸易量创下3.55亿吨的历史新高,同比增加4090万吨,增幅达到13%,全球lng贸易量连续六年保持较快增长。
年前五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分别为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他们占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总量的68%。
年前五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及地区分别为日本、中国大陆、韩国、印度、中国台湾,他们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62%。
02、中国lng高度依靠进口
根据公开数据,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为9656万吨,其中进口液化天然气6170万吨,首要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液化天然气占进口天然气总量的64%。此外,年中国液化天然气产量为1165万吨,远远小于进口量。可见进口液化天然气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液化天然气市场分类及优势
液化天然气市场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大类。
01、上游市场
(1)上游市场竞争格局
液化天然气上游市场也称为源头市场,首要包括液化工厂、液化天然气进口贸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三个方面。
液化工厂将开采或是海外管输进口的天然气制成液化天然气。中石油约占领域四分之一的液化产能,民营公司如广汇能源和宁夏哈纳斯也有较强的液化能力。
液化天然气进口贸易即直接从国际市场采购液化天然气再运至国内。随着国内诉求的增长,以及国家鼓励各方资本参与lng进口贸易的政策,lng进口贸易额呈逐年上涨趋势。lng进口公司以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为主,此外东莞九丰、新奥集团等民营公司也有部分市场份额。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作为lng进口贸易的配套设施,其担负着远洋货轮卸载、lng临时储存、气化进网等多重职能。截至年底,中国累计建成并投运22座lng接收站,年接收能力为7082万吨。关联资源集中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此外深圳燃气、广汇能源、新奥集团等也拥有一定规模的接收站。
(3)适合进入上游市场的公司
上游市场对投入资金规模要求高,且液化工厂和接收站投资及回报周期长、政策限制多、对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高,适合国有大型公司及部分大型民营公司的进入。
02、中游市场
(1)中游市场竞争格局
中游市场首要指lng运输服务。包括槽车运输、装卸船运输。内陆lng运输方法首要是槽车运输,即将气田开采的天然气经过液化后,通过槽车运输到花费市场。国外lng通过船运到港口接收站,大部分lng在接收站经过加温气化后通过管道输送,也有部分直接用槽车运输到其他地区。目前我国首要使用公路槽车运输的方法,小型lng船运比较稀缺,铁路运输也有待开发,尚未形成成熟的lng二程转运市场。
中游市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也较为分散。目前市场中存在能源公司自有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挂靠物流服务企业、个人服务公司等多种类型主体,相对较大的运输企业有中石油运输、武汉绿能、广汇能源等。
(2)适合进入中游市场的公司
就投入规模、项目回报周期、现金流周转率、政策限制及技术管理要求来说,中游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中小型国企及民企均可进入。这并且也意味着市场内部竞争程度高,公司需要快速的市场反应速度及市场开拓能力。
03、下游市场
(1)下游市场竞争格局
下游市场即天然气花费市场,按终端顾客的类型大致可分为燃气企业、车船加油站、工业直供、燃气发电、天然气化工等几类。
目前我国部分燃气企业仍需将lng气化作为首要气源。另外一点大城市季节性用气量波动较大,需采用lng进行调峰。领域内有港华集团、新奥集团、华润燃气、中国燃气、昆仑能源五大燃气企业以及部分地方单体燃气企业。
为改善环境问题,国家积极推进新能源车船及配套的车船加气站的快速发展。lng车辆在我国中北部已较为普及,而lng船在长江及支流河道已逐步开始宣传采用。lng加气站以大型国企及部分民营公司为主,如中海油、广汇集团等。
工业直供体现为陶瓷、锻造、玻璃加工等类型工业公司的直供lng。这类公司大多分布在郊区,燃气管网难以覆盖,其对天然气的价钱也较敏感。
燃气发电首要为近年来关注度很高的分布式能源。国家推动采用清洁能源,推行各地分布式发电并网,使lng分布式能源逐渐形成了一块特殊的市场。燃气发电公司多为地方国有发电企业、国有能源企业等。
天然气化工即采用天然气中的甲烷通过加工制成衍生化学品,lng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给这些以前传下来领域降低价值成本提供了可能。
(2)适合进入下游市场的公司
燃气企业和天然气化工项目对投入资金规模要求高,回报期长,且政策限制较多,适合国有大型公司进入。车船加气站和分布式能源投资额相对较小,但政策限制多,适合中小型国有公司进入。工业直供投资额较小、政策限制少,中小型民营公司有进入的机会。
三、液化天然气市场政策及未来快速发展
01、上游市场
我国lng接收站面临分布不均衡、接收站规模较小导致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lng接收站整体接收能力不能满足lng高速发展诉求,现有接收站集约化程度普遍较低,需根据市场诉求合理布局,加强及优化接收站的建设。国家也出台《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整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全国沿海与内河lng码头布局方案(2035年)》(征求意见稿)等政策,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建设 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为保障天然气安全及稳定供应能力,国家努力推动lng接收站与全国天然气管网相联通,支持lng储气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燃气应急调峰能力建设,构建储气调峰服务市场。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快速发展十三五规划》从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提高调峰储备能力、培育天然气市场和促进高效利用等方面对lng领域的快速发展做了规划。
02、中游市场
中国水资源丰富,以快速发展小型lng船运输为主的二程运输将会极大降低lng运输价钱,提高运输效率。作为参考,北欧、日本幅员较中国小多个,内河水网不如中国密集,海岸线也远不如中国绵长,但小型lng船却极为活跃。
《天然气快速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开展lng江海转运试点,运输市场将会出现越来越多机会。
03、下游市场
推进lng船舶燃料和lng汽车燃料是重要方向,也比较符合中国目前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战术规划目标。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在能源行业积极宣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通知》,进一步确定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包括lng产业在内的能源行业,从政策层面为民营公司进入lng产业打开了通道。
鉴于当前lng船舶燃料、汽车加注以及lng发电公司面临前期投资巨大的问题,政府能否提供比如减免税费、增加补贴等政策扶持,对促进lng产业下游市场实现多元化快速发展有重要作用。
开拓lng发电市场也有重要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lng大多用于发电。日本72%的lng用于发电,共建20多座lng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约为4万mw,占全国发电容量的22%。美国天然气发电比例超过了20%,欧洲的天然气发电占比也在30%以上。我国的天然气发电规模较小,lng发电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此外,对lng冷能技术的开发利用也值得关注。
四、公司业务规划
01、市场选择
(1)深耕特定行业,进行专业化快速发展
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可聚焦特定行业,集中精力进行专业化快速发展,稳步开拓市场。
以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股份有限企业为例,企业专业从事lng产业链的装备制造业务,其首要产品有液化工厂装置、lng气站设备、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lng储罐、车船用lng供气系统等特种能源装备等。
通过多年深耕快速发展及技术积淀,企业已成长为lng产业链应用装备制造龙头公司之一,具备良好的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产品的质量性能处于领域前列。企业业务近年保持稳定增长,产品市场已经拓展至北美及南美。
(2)根据公司自身资源及技术能力,进行多元化快速发展
资源丰富的公司可利用自身特点进行多元化快速发展,积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多元化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昆仑能源有限企业,其于2009年开始战术转型,要点快速发展液化天然气业务。
在总体快速发展战术上,昆仑能源采取了以“22+4”资源建设规划(即在内陆建设22个lng液化工厂、在沿海4个lng接收站规划)以及“7+3”终端销售互联网建设规划(即在西北、华北、东北、华中、华东、西南、华南7个区域以及水运繁忙的“两江一河”实施lng气化工程)为核心文案的lng一体化快速发展战术。经过持续快速发展,企业lng“以气代油”业务产业链颇具规模,lng产能水平不断提高,终端销售互联网稳步推进,lng销售业绩快速增长。
企业通过不同治理模式实现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比如对江苏lng、大连lng及北京天然气管道等公司采取股权方法管理,强化天然气业务的快速发展方向及lng主营业务特点;还与华北油田等油气田公司合作成立控股天然气企业,实现特点互补;另外还直接成立四川华气、新疆新捷、海南深南企业等专业化企业,加强对其业务方向、布局、投资决定和安全管理的把控。
企业也尝试进入天然气汽车行业,其承担的北京长安街lng公交车示范项目、重庆lng公交车示范项目在全国起到很好的示范推广效果。
在技术革新方面,昆仑能源搭建了lng国产化装备与工艺技术赶超平台,为lng高端市场开发创造条件,促进lng应用技术的进步。
(3)实施全球化战术
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可选择全球化战术,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和自主开发lng项目,拓展自己的市场空间。
从lng供应侧看,年,全球lng产量为 3.65亿吨,其中壳牌、埃克森美孚、道达尔、雪佛龙、bp等国际大企业的产量占全球lng产量的25%。与它们相比,中国三大油气公司的国外lng业务才刚起步,差距明显。
邻近的日韩两国均已开展国外lng产业链投资,通过入股lng上游项目强化资源获取能力和议价权。日本首要投资了11个国家的lng项目,参与公司包括三井和三菱等大型综合商社,其中帝石株式会社(inpex)在澳大利亚的ichthys项目是唯一由亚洲企业控股与运营的lng项目;韩国则有韩国国家天然气企业、sk、现代3家公司涉足天然气上游行业,参与6个国家的lng项目。
拥有上游天然气资源是快速发展lng的基础,并可大大地增加公司的话语权。中国公司可通过投资或并购的方法进行全球扩张。
02、市场进入方法
(1)对政策限制较少的市场,比如中游的运输、下游的部分应用市场,公司可判断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自由选择进入的行业和时机。
(2)对限制较多的行业,民营公司可以完全利用政策弹性,以混合全部制形式进行试水,充一个个地发挥自身在市场竞争及运营管理方面的特点。
比如哈纳斯新能源集团先后与福建省莆田市和广东省珠海市签订了投资意向书,并于年7月投资约400亿元开展lng接收站建设,进入上游市场。虽然中国民营公司在lng 产业中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未来将很有可能成为国内lng行业强有力的补充。
另一个例子是,在lng进口权向民营公司放开的前提下,中国石油在年陆续向上海申能集团、新奥集团、广汇能源等民营公司开放了江苏如东lng接收站的富余能力租赁,民营公司借此进入能源进口行业。
(3)对进入门槛高、自身不具备充分进入条件的市场,可以选择与行业内领先者合作的方法创造好处。
以北京燃气集团为例,它与法国engie企业签署了lng供应协议,打通自主采购通道。此举既保障了企业的气源供应,保证了经营的稳定,也使得企业能以更低价钱获取能源,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03、观察一些事项
(1)公司需避开领域内部的无序竞争和重复投资
以接收站建设为例,国内某些项目未经深入考察论证就急促上马,选址过于集中、布局不合理。已投运和在建的lng接收站首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而华北地区lng接收站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需要进一步扩能;长江沿线lng接收能力薄弱,目前已出现资源缺口;华南地区lng接收能力未能充一个个地发挥。
与lng接收站建设相类似,国内lng液化厂也存在无序或重复建设的问题,不仅会加剧lng市场竞争,而且会产生供需错配等风险。
公司需结合整体市场状况以及区域市场诉求,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
(2)公司需实时关注领域外部的潜在冲击
以天然气汽车(含lng及cng汽车)为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首要企业纷纷推进天然气加注站建设以及天然气汽车的应用,使其成为我国天然气领域快速发展的亮点。
与以前传下来柴油、汽油燃料汽车相比,天然气汽车具有技术成熟稳定、环保、燃料相对便宜等显而易见的特点。但相比技术日益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天然气汽车并没有全面领先的特点。对投资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迅猛快速发展(表),使得进入或继续开拓天然气汽车市场的决策并不容易做出。
公司需从长远考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及能力优势,决策自己的资源布局。
表:近年天然气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数据
五、总结
液化天然气是我国管道气的有力补充,在我国能源市场上起着积极的作用。液化天然气产业链条上不同市场区别很大,其进入门槛及政策限制也有很大差异,市场内部的竞争相差悬殊。
国家政策对领域总体有较大支持力度,这对领域的持续快速发展有重要作用。公司应根据市场快速发展趋势,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的快速发展路径,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时讯:液化天然气市场,蕴藏了那些机遇?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