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24字,读完约23分钟

杨镰和妻子张颐青谈了很多次死后的事件,他们答应不留下骨灰,但死亡突然降临时,家人还是把他的骨灰埋在天山脚下的松池里。 因为那里是他认识蓝色时插入队伍生活的地方。 年3月31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退休研究员杨镰在新疆吉木萨尔县讲完课后,开车去500公里以外的伊吾县参加了活动 因意外超速而发生交通事故,杨镰死于被送往医院的救护车。 多年来,他拥有古典文学专家、探险家、作家等多身份,但杨镰的名字总是与新疆联系在一起 如果天山牧马人不是时代的安排,也许就不会与杨镰这一生新疆结缘 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好小说家或儿子接受父亲的工作在大学象牙塔当教授 杨镰的父亲杨晦是“文革”前北京大学的中文系主任,早年直接参与了“五四运动”中的火赵家楼事件 1925年杨晦与朋友冯至、陈翔鹤、陈炕谟等共同创立了中国现代文学著名团体“沈钟社”,为戏剧创作、文学翻译、文艺评论献出了一生。 1947年,杨镰出生在上海,不久随父母迁居香港 1949年北平解放后,杨镰家族乘船从香港移居北京 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开展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从东城沙滩迁到西郊燕京大学的原址,杨晦一家也搬到了北大学园东门外的燕东园,杨镰的童年在这里度过。 北京大学幼儿园、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杨镰的学业经历是典型的高知家庭轨迹 中学毕业后,进入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63-3班,成为“老三届”的一员,中学时代的杨镰因身材瘦弱而得绰号“竿儿” 杨镰的弟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铸回忆说,1966年“文革”爆发后,父亲杨晦作为北大中文系主任,被贴上了批评和大字报,与因“文革”而受到要点批评的原北大校长陆平、原中共中央推广部副部长周扬的 家里的藏书也是学生们以“红卫兵”的名义在书架上贴上贴纸,留下来的 1967年底,杨镰和其他知识青年一样,本来打算去北大荒插队,但1968年3月,总后勤部军马局在北京招募物流工人,他的几个朋友不仅自己报名,还为他报名 插队地点是新疆汉密尔顿地区的伊吾军马场 杨镰和父母协商后,决定去离北京最远的军马场当牧马人 他自己的解释是:“我不希望再在北京,以学校里这个‘知识越多越反动’、‘追求社会主义之草,不追求资本主义之苗’为口号面对‘革命’。” “在新疆成为牧马人杨镰 伊吾军马场因其原本设在伊吾县而得名,但由于当地水草枯竭,1968年不得不将会场迁到松塘,但名字原封不动地保留着。 松塘位于天山北麓,横跨汉密尔顿、推子和伊吾的边界,以满山松涛命名 杨镰在这里度过了从20岁到25岁的青春岁月,长大后他多次写文案想起了这段时间 1969年,比杨镰小近7岁的杨铸也挤进了黑龙江省德都县(今五大连池市),留下了哥哥当时在伊吾军马场写的信。 杨镰像父母一样,除了关心弟弟的学习、思想状况外,每次还向杨铸输送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询问他在农村的生活状况。 插队期间,杨镰写了一封给弟弟杨铸的信 张颐青比杨镰晚一年来到伊吾军马场,作为乌鲁木齐市的知青,她与杨镰被分为同一个团 在张颐青的记忆中,杨镰当时的工作主要是放马和“压生马”,“压生马”是把自由散养的野马驯服成能骑在人类身上的良驹。 “他给老员工留下的印象比较高,总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埋头写东西,不怎么和大家来往 “在松池中,杨镰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没有研究新疆思想的系统 1972年,杨镰作为场部推荐的“工农兵学习者”考取了新疆大学的中文系,结束了插队的一生 张颐青也回到乌鲁木齐市体委员会工作,两人正式建立了插队时萌发的恋爱关系 1975年,杨镰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乌鲁木齐郊外的六道湾煤矿从事团委工作,一年后与张颐青成为夫妇 “文革”结束后,杨镰也考了北大、北师大的研究生,但由于大学时代第二外语学习俄语,英语成绩太差,终于考不上 直到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向全国招聘专业研究员,英语要求相对较低,34岁的杨镰以专业科目第一名的成绩被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录用,成为古代文学研究室中最年轻、资历最浅的成员。 张颐青也随行北京,在文学研究所的资料室工作到退休 杨镰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就业时的留影 在斯文赫津前往军马场之前,杨镰告别了父亲的好朋友、著名诗人和德语文学翻译家冯至。 我听说他要去新疆。 冯至没有多余的话,就用热毛巾把“红卫兵”弄湿,贴上书架上的贴纸,轻轻地撕下,从里面把竖着繁体字的书送给杨镰。 这本书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金的自传《我的探险生涯》(也译作《亚洲内地游记》)。 通过阅读,杨镰接触了向往的新疆探险世界 他说“我的探险生涯”有两个段落。 他读了几次也不厌倦,不释然 一个是描绘在和田河以北沙漠死界的“死亡之旅”,一个是描绘被逼入绝境的旅行,另一个是“不可思议的寺院——黑屋僧徒”,描绘了关在石室里试图解放灵魂的西藏喇叭声。 1997年,杨镰新出版了孙仲宽的旧译《我的探险生涯》 斯文·赫金,1865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年幼时,目睹极地探险家诺顿从北冰洋的航行中凯旋而归,所以立志成为探险家 从1890年到1935年的45年间,他五次来到中国边境进行探险调查,创造了许多奇迹。 他越过雪域高原,横穿戈壁沙漠,发现古城楼兰,寻找罗布泊,填补了世界中亚地图上的未知空白……。 《我的探险生涯》一书记述了他前半生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斯文赫金进入荒凉的中国西部,作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最后的古典探险英雄,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考察报告和通俗著作,在世界面前再现了新疆这一长期被遗忘的宝地。 但是,在这样的西域研究史上是不可避免的重要人物,1949年以后,由于意识形态的理由,在中国被批判为帝国主义侵略的代表,在《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只出现过反对者。 在由杨镰担任执行主编的《西域探险考察大系》丛书于20世纪90年代陆续出版之前,斯文·赫金着作的中译一直没能在系列中与网友见面 斯文贤在中国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恶魔”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前主任马大正目睹了这一变化 马大正现在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认识杨镰的 他只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一天,杨镰说瑞典国家民族博物馆、斯文·赫定基金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研究斯文·赫定。 杨镰当时在文学研究所,业务不合口味,只能找到该院边远历史地研究中心寻求合作 马大在《文革》时期也在读高雅赫定的《我的探险生活》,《我觉得很有趣》,而且那时也认为应该部分看这些《丝绸之路恶魔》,在杨镰之间牵线与瑞典方面取得了联系。 双方协商的结果是1992年10月3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20世纪西域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中方负责人除马大正、杨镰外,还有已故新疆文联作家王昶 这次大型会议邀请了30名中国代表和10名外国代表 会议结束后,中外学者沿着高雅赫定行走的路线,在新疆进行了20天的学术考察 马英九认为,通过这次会议和考察,中国学术界取得了对整个外国探险家的评价突破,“不会像以前那样被棍子打死,包括斯文赫金、英国斯坦、美国瓦尔纳等在内,他们破坏了中国的文物,略 有兴趣的是,当时瑞典方面想以“斯文赫津”的名字命名会议,这对当时的中方来说,不得不冒很大的风险。 因此,最后采取回避措施,会议的中文名称是“20世纪西域考察和研究”,英文名称是瑞典方面的意思命名的。 杨镰很早就开始构想外国探险家考察新疆的作品翻译丛,进而把重点放在有通俗性和文学性的考察记上。 在1992年的会议和考察过程中,他向马大正表明了这一意愿,所以后来有与新疆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其中依然以高雅赫定的著作为主 到《西域探险考察大系》那一年发行了第三版,这本书包括《我的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丝绸之路》、《罗布泊探秘》、《游走之湖》、《戈壁沙漠之路》、《穿越亚洲》7种。 斯文贤在1896年写了新疆和田市的中心广场,可以说是一个多世纪前关于和田习俗风貌的唯一纪实 现在,在中央民族大学工作的青年学者袁剑很幸运,在苏州大学读本科时,作为中国文学系的学生,购买了斯文贤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开始了解新疆和中亚,最终进入了中国边境问题研究的专业道路。 “当时读这本书也很震撼,但没想到很多西方探险家会在近代关注中国的西部边疆。 本来也有理发式的译着,但因为没有系统的出版,所以不太为人所知 算起来,斯文海津至今对我有十五六年的影响 ”袁剑说 长期关注西域研究的学者徐文堪是《西域探险考察大系》第一版的编辑委员之一,丛书中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的《新疆考古记》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因为1934年贝格曼发现罗布泊著名的“小川墓地”后留下的考古报告 中国考古学家到2003年开始了“小川墓地”的全面发掘工作,这一翻译成为了当然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元代文学研究与《坎曼尔诗笺》辨伪相比,杨镰在新疆人文地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很少提到元代文学研究行业进行的探索 与唐诗、宋词相比,元代文学历来不受研究者重视,特别是以前受中原王朝观念的影响,元代是异民族统治,文化上一定没有活力,不太理想 1981年初到达文学所后,杨镰投入唐代文学的研究事业,前后写的集体项目有《中国文学通史》(唐代卷)、《中国文学大词典》等,在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前辈孙楷第先生的指导下,自己的第一本专业书《贯云》 贯石是元代维吾尔族有名的作曲家,元代散曲曾经被称为“马贯音学”,“马”指马致远,“贯”指贯云石。 贯石祖是新疆鲁克沁(姜善县)的自耕农,跟随元军进攻宋朝,大部分(北京)定居。 难忘的新疆生活经验为杨镰选择了贯云石作为最初的研究对象 在文学所的指导下,杨镰结合自己的有趣,改变了研究方向:从中唐向元代转变的同时,从元代西域文学集团(贯云石、薛昂夫、马祖常、萨都剌…)开始,进行元代文学文献的集成与研究(《全元诗》、《全元语》、《全元诺》 因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和杨镰是同时代的,作为《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的编辑,很难把这样的文献全部阅读,同时妥善解决。 我认为杨镰的学术成果还没有被学术界充分认识 “除了《全元诗》之外,杨镰的学术代表作还有轰动一时的《坎曼尔诗辨伪》(《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 包括陈尚君在内的许多学术界同行在这篇论文中第一次知道了他的名字 所谓的《坎曼诗笺》,是“文革”时期伪造的来自新疆的唐代文书,一是白居易《卖炭翁》的诗抄本,签署《坎曼元和15年抄》。 另一首是元和(日本) 10年写的3首诗,在《纰坎曼》上签名 这两个文件在1971年北京故宫举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出土文物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命名为“坎曼诗笺”,写专文进行论证。 经过学术权威的认定,届时与民族文学、民族团结有关的复印件都将被引用 特别是那三首所谓坎曼自己写的诗,也在中小学教科书和专家写的唐诗的选集里 《坎曼纸条》之一 《坎曼尔诗笺》造假的证据其实非常明显,杨镰也不是第一个发现其中“猫腻”的人,但迄今为止学者的怀疑仅限于口头表达和举证,没有实际证实这个事件。 杨镰经过多年的执着调查,最终在那一年辗转找到参与伪造的两个当事人中的一个,要求书面说明,这样就弄清了真相 《坎曼尔诗真伪》发表后,除了称赞以外,还出现了反驳乃至攻击的声音 杨镰最初写这篇文章时,没想到会为此承担不必要的麻烦。 “《坎曼纸条》的辨别假我也不知道。 一份文件的真伪,竟然引起这么大的狂澜,非学术的污泥浊水几乎淹没了我。 今天想起往事,我很高兴这些自己还站着。 杨镰的这篇论文发表后,获得了《文学评论》刊物奖和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奖,但在被推荐为院内评奖之前,受到了学术以外的压力 杨镰也因此惹恼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小组,后来大家都不来往了 考察之路的故事已经回到了北京和家的人身旁,杨镰无法忘记他在新疆度过的13年,新疆就像躺在中国西北部和亚洲腹地的巨大磁铁,像候鸟一样吸引他,总是往返于北京和新疆之间。 杨镰很早就开始用小说记录在新疆的生活经验和感觉,从1978年开始写第一本长篇小说《千古之谜》,之后的《走向地平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青春只有一次》(北京10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 当然,专业科研人员杨镰并不仅仅把对新疆的感情寄托在小说创作上,他真正有意识,有计划地研究新疆是从1984年暑假的塔里木调查开始的 在策划这次考察之前,杨镰在北京图书馆前解决过期杂志的摊位上买了两种他从未听说过的新疆出版的杂志——《新疆环境保护》和《干旱区地理》。 这两本杂志向他展示了陌生的新疆:“塔里木最后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出现了微咸水质,步罗布泊成为盐湖,新疆面临生态灾害。 和田绿洲的村庄,每天早上人们必须打扫30米以上的沙子才能进出房子。 移动沙丘离民丰县只有几公里,昆仑的牧民生活艰苦,所有的“固定资产”都是铜壶,是皮大衣。 ……”与妻子商量后,杨镰在“现代”优秀中篇小说奖中送去了“前往地平线”的奖金800元,作为第一次去塔里木旅行考察的经费。 1984年7月11日从乌鲁木齐出发,8月30日返回乌鲁木齐,杨镰花了50天完成了他的探险调查 “那考察后,他像魔通常一样,一会儿去新疆一次,不去就在家什么也做不了 “张颐青回顾说:“我也不想让他总是去新疆,但看到他无论如何也要去的样子,最后干脆让他去了。” 最多的时候,他一年可以去四次新疆 “董炳月是杨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同事,“老杨”是他对杨镰的称呼。 根据他保守的估算,“杨先生”一生去了新疆共计八十多次 自1999年就职于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以来,董炳月主要从事中日文化关系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专业上与杨镰不交叉 2006年,杨镰第一次邀请他来新疆,此后难以收拾 从2006年到10年他们的同行调查达到了11次以上 由于多年罕见的个人关系,杨炳月的死也给了董炳月很大的打击 长安街吵闹的车流混杂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七楼文学所的办公室,董炳月给我讲了他和“杨先生”在路上的故事 “我对杨先生的理解和对新疆的理解是一回事。 “2006年8月中旬,杨镰召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新疆人民出版社《探险》杂志等机构人员组成探险考察队,考察克鲁克塔格山中的绿色村落乌塘,重访新疆探险史上著名的兴地“一家村庄”和兴地岩画,沙漠甘泉阿 乌塘村是维吾尔族居住的村庄,位于库尔塔格山的山谷,周围150公里以内没有人烟,生存所需的水源只有小河 “在这样孤独的小村庄里,当地还开着简陋的小学,有的维族教师可以多次调动工作,但他为了对孩子们的爱多次告诉我。 董炳月回顾说:“最令人感动的是,学校虽然没有声音,但反复举行升旗仪式,用放在地上的盒式录音机播放国歌。” ”面对这一情景,董炳月亲眼看到“老杨”留下了眼泪,出发时,视察队向学校捐了钱。 视察队观看了新疆尉犁县乌塘村小学的升旗仪式 年9月,董炳月和杨镰一行考察了天山北路,参加了专集电影《天山走廊》的拍摄 他们在从汉密尔顿星峡镇飞往吐火罗要塞的路上看到了放羊的蒙古族牧民夫妇。 “我们下车问他们情况,那个媳妇脸上长了肿瘤。 草原上缺乏医生,杨先生和同行的地方政府官员说话,你们了解她的病情,说如果需要去北京治疗,他可以负担她的医疗费。 “2006年的那个考察队还有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编辑樊晓冬,从“绿色空间”到“接近科学”栏,她与杨镰合作了近十年。 樊晓冬形象中,杨镰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极低。 “跟着他,大家最奢侈的是‘拉警察’,通常在路上吃南希,喝矿泉水,偶尔见到人,说今天有宾巴就幸福了。 在路上吃可以节约的地方,一切都可以节约 “节约的钱是做什么的? 中途生活有困难的人,他总是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给他们。 长了,我们也养成了习性,出门会带很多现金。 其实,路上除了南和水,还有一些钱不能花。 所以,每次见到杨老师的捐赠,我们都跟着他。 这次每次去新疆就像朝圣之旅一样,回来很平静,所以这次我觉得很值得。 ”樊晓冬说 永远不去克拉玛依“杨先生去过新疆80多次,可以说是去天山南北旅行了,只有一个地方他永远不去,你知道哪里吗? ”。 董炳月问我。 “我是克拉玛依 1994年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行文艺演出活动时发生恶性火灾事故,造成325人死亡,其中未满18岁的中小学生288人 “杨先生每次说这件事都很生气,发誓永远不去克拉玛,说骑在学生身上逃跑的领导完全是畜生,他对这样的人深恶痛绝,所以他多次经过克拉玛,没有下车。 “杨镰在新疆的名声,他可以去某个地方考察,当地政府的“一把手”盛情邀请,但杨镰不了解人际关系,交往也没有浪费过时间。 “每次他在餐桌上度过好几个小时就好了。 他们总是说‘杨老师又走了’。 有时当地领导人还不高兴。 入乡随俗,有时为了不让地方领导觉得没面子,吃饭前要经常告诉他“更多的时间,人会变得亲切”。 “董炳月非常敬佩“老杨”的真正性格。 (老实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点有名的知识分子,到了地方,很多人都很高,皱着脸,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杨先生在这方面特别罕见。 ”年10月下旬,杨镰(中)穿越罗布泊,作为退休之年的纪念 左边是董炳月,右边是维族向导白克力 第135号营地是斯文赫金1934年最后一个探索西域的终点,杨镰为此立碑纪念 樊晓冬也对此有同感。 “他特别不擅长和领导打交道,即使害怕,他也明白人很亲切,但每次都像针毡一样,不喝酒不抽烟。 设计调查路线时,除非不得已,杨镰不会主动联系当地政府的支持。 “他避免接送,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工作 有一年,樊晓冬突然接到杨镰的电话,听到焦虑的声音:“塔里木河今年春天干了,住在下游的人不能灌溉了。 他们吃什么?” “我该怎么办? ”“我们沿着塔里木河走吧 “那很好 于是,他们一行从沙雅县去了塔里木河的尾吕。 一千多公里的路程是开车行驶,为了方便对田地的考察。 “印象最深的是,他大步走过干涸的河床,一边说‘干了,干了,看着都干了……’,一边真的很着急。 “到了塔里木河的尾吕后,他们看到废弃的农场,所有农作物不能灌溉而不能粮食,当地居民已经全部转移,只有破败的房子和狗留在那里。 “我记得查塔里木河回来后,杨老师的心情一直不好,直到夏天的汛期到来,他的心情才好转。 樊晓冬说,以杨镰的视角拍摄的关于新疆的纪录片虽然主题素材有点冷,但有很好的收视率。 此外,杨镰自己也接受采访,没有拒绝。 “他真的很想交流。 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新疆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感情。 他们不仅新疆景色优美,人也善良,不仅有沙漠戈壁,还有森林草原。 不要误解新疆。 当然,在考察过程中,如果有人捡到文物,破坏遗迹,杨镰也不会马上翻脸认人。 “他骂人,什么也不隐瞒,不考虑给对方留下面子。 他认为这些东西是新疆的,即使风化,也是那里的一部分,不能碰,不能拿走 这是他的底线,要求我们严格遵守,怎么拍照都行,但不要乱摸 “录制电视纪录片中的杨镰 杨增新和现代新疆董炳月在杨镰的不断诱惑下,不仅热爱新疆,而且发现了自己的新学术空间。 “小杨工作很有见识,他知道国内学术界对日本西域学、大谷探险队的研究比较薄弱,知道我在日本留学多年,建议我利用自己的特点研究新疆。 事实上,我的知识也被他纳入了巨大的新疆研究框架 他规模很大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近代新疆探险中,从持续时间和带走文物的数量方面来看,有些并不逊色于斯坦和斯文赫金,比如有名的李柏文书(注:李柏是前凉时西域长史,文书是公元328年从海头-罗布涩谷湖畔到耆那王。 从1908年到1910年,大谷探险队对蒙古到新疆的地理、气象状况进行了考察和测量 现在,董炳月讨论新疆现代文史的论文已经发表了多个,翻译出版了大谷探险队野村荣三郎的《蒙古新疆旅行日记》。 更重要的是,他利用新疆这个镜子重新定义了迄今为止众所周知的“中国”。 "不了解新疆,就不了解中国. " 我们通常重视现代历史是沿海地区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北上广 但是,比如你知道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新疆是什么状况吗?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 不知道现代中国的故事是什么? 别说东亚什么的 杨镰改变了我的知识结构,使我能够从新疆的角度重新审视现代中国,重新审视日本和东亚。 年4月,杨镰出版了生前最后一本书《守望台天山:杨增新和现代新疆》 董炳月表示,这部遗书也寄托了“老杨”在新疆问题上的现实关照 新疆督军杨增新( 1864-1928 ) 杨增新,字鼎臣,云南蒙自县人 1912年民国建设,杨增新继承了放弃的东归袁大化,就任新疆总督军 之后,在主政新疆的17年间,杨增新多次击退入侵的外蒙古军队,把现在的阿勒泰地区留在中国版图上 “杨先生为什么要研究杨增新? 第一个理由是,没有杨增新,就没有现代新疆,就没有现代新疆,中国就不像现在这样,“一带一路”的国家战术也没有前提。 杨增新的统治维持了新疆版图的完善和繁荣稳定 (董炳月受杨镰的影响,与杨镰一起寻找杨增新的墓地,也阅读了杨增新的相关资料。 他承认杨增新的“认庙不认神”的国家理念,“庙”是中国,“神”是国家领导人,无论谁成为国家领导人,杨增新都只认可中国。 政府不能代表国家。 国家比政府先存在。 这个国家的观念很棒。 没有这个理念,在军阀混战、国家政权不稳定的时代,不可能维持新疆的稳定 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4本《杨镰西域探险调查文集》,收录了杨镰多年写的探险纪实80多万字。 和许多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一样,杨镰的文章总是充满热情和自我反省,但有时很吵 他家客厅的墙上挂着冯至当年赠送的手写书,引用自郑板桥的诗句。 相比之下,他的创作缺点是“删除繁会使三秋树变得简单,收到新的二月花” 一生,杨镰的最高学历只是“工农兵学习者” 作为学者,专业训练,特别是外语短板,使他在西域研究中不能取得更辉煌的成果,论述自然也有硬伤 但是他对新疆文史和探险普及事业的纯粹热情是现在中国学术体制内接近灭绝的品质 杨镰退休后,给大家留下的印象还是很快,颜色匆匆,似乎永远赶在路上 他渴望找到平静的赫定,置身于探险家的行列……现在尘埃落定,他又回到了新疆。 杨镰家的客厅是书房,整个橱柜的书和dvd影碟几乎占据了靠墙的空间 杨镰家的书架上排列着两版的《西域探险调查大系》 在杨镰的骨灰埋葬地,家族为此立了一棵小松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时讯:杨镰:新疆探路人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