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95字,读完约5分钟

春暖花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樱花季节。 最近,绿色的樱花在北京玉渊潭公园盛开,花浅绿色,非常稀少,被誉为“樱花界的大熊猫”。 樱花为什么有绿色? 花的颜色到底是什么决定?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罗乐。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花青素随着ph值的变化会使花呈现不同的颜色

黄绿青紫,花色彩丰富,让人感受到生命无限的魅力。 那么大自然是如何给这些花增添色彩的呢?

罗乐说:“花色是植物长时间进化的结果,是由基因决定的。 花瓣细胞中含有花色苷、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主要色素,根据细胞液的ph值不同会使花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例如,花瓣细胞中色素以花青素为主时,花的颜色通常在红、紫、蓝三种颜色之间变化,以叶黄素为主通常呈淡黄或黄色; 以类胡萝卜素为中心的东西在黄、橙色之间变化。 ”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科学家发现,植物花中含有的色素中,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对酸碱没有任何指示性反应。 因为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花能稳定地显示黄色和橙色。 但是,花色苷不稳定,自然界花色丰富多彩与其特征密切相关。

“花青素是形成花颜色最重要的色素,就像变色龙一样,对酸碱度很敏感,酸碱度只发生一点变化,它的颜色就变了。 ”。 罗乐说:“例如,根据细胞液的ph值不同,花青素的显色结果也不同。 ph值为酸性时,其变为红色,酸性越强,颜色越红。 ph值为中性时,呈紫色的ph值为碱性时呈蓝色,碱性强时呈蓝黑色。”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另外,一部分植物的花色苷,根据光、温度、土壤等环境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应和变化。 结果,牵牛花的花瓣早上变成粉红色,然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的花的颜色有时一天变化三次。 ”。 罗乐说。

自然界的花多为白色,其次为黄、红、蓝、紫、橙,罕见的是绿色,为什么几乎没有黑色呢? 罗乐说:“如果花中不含有色素,花瓣自然就会变白。 这是因为花瓣里的小气泡会把光全部反射形成。 黑色吸收光波,黑色的花容易受到光波的照射,因此逐渐被自然界淘汰。 这是自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选择的结果。 ”。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昆虫看到的花比人类看到的花“美丽”

我记得有一首歌问花为什么这么红。 其实我们不仅要装扮美丽的世界,花的五彩斑斓的颜色也有其他意义吗?

“通俗地说,为生存而留下子孙”罗乐用一句话来说,“花是植物繁衍后代的特殊器官,花的颜色是引诱昆虫、鸟类甚至动物的标志之一。 科学上,植物的花色是授粉动物之间极其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 ”。

因为植物扎根大地不动,用蜜蜂和蝴蝶等昆虫“设法”自己授粉。

据罗乐先生称,一朵花生成某种颜色,大多与感受该颜色信号的昆虫有关。 例如,蜜蜂、黄蜂喜欢粉红色、紫色、蓝色。 苍蝇类和甲虫喜欢暗黄色夜间活动的蛾类对白色很敏感。 蝴蝶识别红色的能力最高,在热带、亚热带开大红花的植物种类很多。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有兴趣的是,由于视觉光谱不同,昆虫眼中的花和人眼中的花完全不同。 据《每日邮报》报道,包括蜜蜂在内的许多昆虫可接受的光谱范围比人类广,紫外光是它们可识别的光之一,紫外光下有花粉和花蜜的部位往往特别耀眼或颜色较深,吸引昆虫找到正确的位置,从而找到正确的位置。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例如,在河畔沙地上生长的月见草在人看来完全是黄色的,在昆虫眼中其中心部分尤为鲜艳。 同样,蜜蜂看到的蒲公英,中心和周边也有明显的颜色差异,俗称“白头翁”的银莲花在昆虫眼中是蓝色的,但中心的黄色蕊呈暗黑色。 原本青紫花瓣、黄蕊藏红花在紫外光下分为鲜明的三个色域,中央的蕊部呈深红褐色。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罗乐指出,同类昆虫对不同颜色的感知也有差异,通过不同的感知方法,认知自己喜欢的花,采蜜,帮助花授粉,完成自然中物种的协同进化过程。 并且,由于对不同花色的认识和喜好,不同种类的昆虫也不会发生相同植物对花蜜的竞争,这也被称为不同种类的“生态位的分离”,各种生物得以顺利生存。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人工培育的花色不能通过种子稳定遗传

在花的观赏价值中,花色最引人注目。 但是,单一或有限的几种颜色远远不能满足观赏的需要,人们期待着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新奇独特的花色。

“一般来说,许多植物的花色比较稳定。 因为父母传递的基因是稳定的。 但是,我们观赏的许多花卉品种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人工选育。 ”罗乐先生说,前面提到的替代绿色的樱花在这里。 “绿色的樱花被称为‘姜黄’,是晚樱的品种。 因为绿色的花不太吸引昆虫授粉。 因为这种绿色的樱花是长时间人工选育的。 ”。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事实上,人工选择,特别是杂交育种可以大大丰富花的颜色,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着成果。 如牡丹,其最初花色只有粉红色一种,经过人为选择、杂交,经嫁接技术稳定栽培,北宋中叶,几十年间创造了深红色、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颜色。 另外,虞美人经过人工选育,目前花色有红色、黄色、橙色、白色、蓝色等。

“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但是,罗乐认为“温室花环”本身可能是不结实或失败培育的,花色不能依赖种子的稳定遗传。 因为其流传需要通过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进行。

另外,通过改变光等栽培环境基本上很难改变植物的花色。 只有极少量的植物,如绣球花,如果改变栽培环境的酸碱度,花色可能会发生变化,许多植物具有特定的生长适应性,过多的环境变化会导致生长不良和死亡。 (记者华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花色缤纷 不只是为了美这么简单”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