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0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中国环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小组对外发表了概念设计报告。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环电子对撞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质、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质损失、寻找暗物质等一系列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寻找新的物理规律。
正负电子对撞机叫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其实在我们所有房子的房间里。 例如,在电视和电脑里。 电视和电脑屏幕上的阴性射线管是粒子加速器,阴性射线管从阴极中取出电子,加速电子改变方向,使电子撞击屏幕,最终在显示器上产生亮点。 这样的原理适用于包括人们所说的电子对撞机在内的各种粒子加速器,简单来说,粒子加速器的作用是撞击不同的粒子。
如果不同的粒子碰撞了会怎么样呢? 两个粒子碰撞,不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还可能变成其他粒子。 人类用这种方法打开了原子,发现了里面存在的各种奥秘。
1898年,被后世称为原子物理学之父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铀和铀化合物释放出的射线有两种不同类型。 一个是容易吸收的,另一个有很强的透射能力,所以卢瑟福用希腊字母命名为两条射线。 前者是α射线,后者是β射线。 1910年,卢瑟福用α粒子发现原子核,4年后,用α粒子撞击氢原子,掉下电子,人类发现了质子。 之后,卢瑟福继续让α粒子撞击氮原子,从原子核释放质子后,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
后世的科学家在研究粒子时,大多遵循卢瑟福的路数,用粒子碰撞,最终继续发现新的粒子。 但是,为了碰撞更深层次的粒子,需要更高的速度、更高的能量,对撞机从那里将两个粒子加速到更高的能量进行碰撞。 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包括粒子碰撞和空间探索,人类发现了数百种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类型也不同,当然,基本粒子只是少数十几种粒子。
粒子构成物质世界,研究构成物质和宇宙世界的粒子,成为人类物质世界的前沿科学。 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建造各种电子对撞机以来,随着机器的更新换代,对撞的能量越来越大,发现也在增加,对撞机所带来的科学成果,改写了许多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对撞机是位于法国、瑞士边境地区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也是最大的机器。 运转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是欧洲核研究机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在输入我们今天使用的工具——网站时,诞生了前面三个“w”。
年,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物理学中重要的“神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开辟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新时代。 希格斯玻色子被称为基本粒子理论大楼的基础,其研究会影响人类对微观粒子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我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是1988年首次碰撞成功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被誉为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之一,今年是该加速器碰撞成功40周年。 在过去的40年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我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的环正负电子对撞机概念设计报告的发表,意味着相关加速器、探测器、土木工程的基本设计已经完成,将来将关注对撞机的关键技术和样机的开发。 (舒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对撞机能用来做什么?”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