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6字,读完约4分钟
2月10日,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工作人员维护“天河一号”。 本社记者岳月伟摄
本公司天津2月15日电题:坐在地上眺望“天河”——我国科学家将自主打造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侧记。
本公司记者杨维成、李靖、毛振华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视天遥见千河”作为我国首台数千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听鼎世界超算的最后并未站住脚,将产学研结合确立在新的方向,成为众多产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依托“天河一号”班底,新一代国产百亿次超算“天河三号”的研发已经启航。
“无限风光在危峰”:自主创新宣告世界高峰
新春伊始,记者走进天津开发区泰达服务外包园内的“天河一号”机房,140个黑色电脑柜整齐排列,发出低沉的“嗡嗡声”。 这是一间普通的机房,曾经成就了中国超算第一个世界超算桂冠的荣耀,凝聚了几代“超算人”的心血和汗水。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表示,作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最突出的优点是其超强的运算能力,持续速度为每秒2570万亿次的浮点运算,峰值速度为4700万亿次。 天河一号每小时相当于全国13亿人,计算时间为340多年。 更可贵的是,它在许多行业实现了创新突破,呼唤着“中国创造”的企业品牌。
天河一号”是国内首次创新使用异构体系结构。 刘光明介绍说,在最近的世界超算TOP500排行榜上,在世界最快的超算中使用该技术将近一半,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世界超算技术的重要贡献,引领了超算技术潮流。
中国自主开发的超计算高速互联通信系统也是其特点。 刘光明表示,“天河一号”内数万CPU和GPU通过该系统实现新闻交流,相当于编织了一个庞大高效的神经互联网。 该系统的通信能力是当时美国主流商务芯片的两倍。
另一种创新分别来自软硬件行业,搭载自主开发的飞腾CPU芯片和麒麟操作系统,两种创新均来自国防科技大学。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表示,配置在“天河一号”上的部分飞腾CPU已经说明了其性能,升级版飞腾CPU目前又应用于“天河二号”,其计算速度再次荣登世界桂冠。 麒麟操作系统是目前中国国产安全等级最高的操作系统,其对其他软件的包容性和易用性也在《天河一号》中有所说明。 特别是,飞腾CPU的数量约占全部CPU的七分之一,经过多年的运行,性能良好。 这为我国主要芯片国产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直到山花怒放”:攻防难造国家珍宝
超级计算机是世界高端新闻技术行业的战术制高点,也是体现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天河一号”的出现,为打破国外高性能计算核心行业的技术封锁和限制政策,处理我国经济、国防、科技等行业的挑战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
天河一号系统在2010年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一。 “在这一瞬间,中国人等了20多年! ’回首往事,刘光明至今仍在感动。
据说,当被邀请参加2010年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的正式发表和颁奖仪式时,有外国人对中国产超级计算机获得世界桂冠感到惊讶。 这个座位过去几乎都被美国占了。
更让刘光明生气的是,当中国开发的“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号”达到世界超算高峰时,海外科学界已经好好学习了。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曾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 院长汪建说,不断有大量的数据成为“基因组学”更快发展的瓶颈,高性能计算机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曙光。 采用“天河一号”分析了过去一年完成的500人基因新闻的相关性,目前为3个多小时,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影响,欧盟积极与天津超计算中心开展高性能计算技术项目合作,共同探讨未来超级计算机和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技术的研发提供指导
刘氏指出,超算核心技术是高端新闻技术的制高点,包括CPU设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操作系统等,是牵牛花的科研工作,能够推动高端新闻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其他学科研究的全面快速发展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坐地遥看一“天河”我国科学家自主打造世界上应用最广超级计算机“天河一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