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2字,读完约3分钟
1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力表示,根据武汉市近期疫情变化数据,我们预期的拐点可能出现。也就是说,新病例数开始减少,出院病例数增加,当然,死亡人数也减少了。1月29日,出院病例数超过死亡病例数,表明拐点已近。
然而,疫情的拐点是否出现仍是一个意见问题。
1月29日召开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央领导小组会议也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全面推进,防控力度继续加大,但疫情仍处于蔓延阶段,部分地区呈快速上升趋势,形势复杂严峻。
退一步说,即使有一个拐点,感染人数会在高峰后逐渐减少,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疫情。根据非典时期的经验,疫情的持续时间可能在5月份完全消失。
因此,无论疫情是否出现拐点,防疫工作都不能放松。毕竟,当前的疫情防控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尤其是典型的“人传人”现象,这意味着即使只增加一个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其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更多的感染者。一旦相关环节的监测工作缺失,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感染病例,导致防疫工作的重复和逆转。
截至1月29日24: 00,国家卫生计生委共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报的7711例确诊病例,其中重症1370例,累计死亡170例,累计治愈124例,疑似病例12167例。相比之下,虽然确诊病例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基数较大,发现病例的地区有所增加,疫情发展态势仍不明朗。
正如国家健康与福利委员会主任马所指出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平均约为10天,最短的一天,最长的约为14天。潜伏期是会传染的,这与非典大不相同。因此,病毒潜伏期长和钟南山院士之前担心的“超级传播者”都进一步加重了疫情防控的难度,也决定了其应对周期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全国各地的相关企业都在加班生产口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需求缺口。由于人们在假期囤积食物的快速消费,许多人不得不去超市和其他地方购买。与此同时,虽然中央政府决定将假期延长至2月3日,一些地区和企业也主动将假期延长至2月9日,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出于减少经济损失等考虑,将选择尽快开工,一些农民工也开始陆续返回城市。这些情况客观上增加了疫情防控的变量,如果相关管理环节稍有不慎,疫情可能会重复发生。
因此,流行病拐点理论目前处于讨论阶段,各级部门和公众不应将其视为最终结论。在心理层面,我们应保持对疫情风险的警惕,公民个人应继续按照专家指导进行自我保护,包括不要随意外出,尽量避免进入拥挤的场所,在家采取相关的清洁措施,密切关注官方和媒体渠道发布的权威信息,不要相信互联网上一些未经证实的所谓“令人震惊”的消息。
同时,各地区、各部门有关人员要各司其职,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随时恢复以往工作,检查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尽快改进。同时,充分发挥社区、社区等基层自治机构的作用,分担民众的忧虑,为孤寡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关爱。例如,上海的一些社区探索创新措施,如居委会代表居民购买食物和扔垃圾,这也值得学习,从而为人民提供实际帮助。
综上所述,如果疫情在一天之内没有完全平息,确诊和疑似病例在一天之内没有恢复到零,防疫工作就不能退出,各级地方政府和公众的防疫意识就不能削弱,防控措施就不能松懈。这也是抗击非典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冬天终将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但是,冻土下的发芽应尊重自然规律,防疫工作应严格遵循治病规律,更认真、更战备,这更有利于防疫工作的加速胜利。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临近疫情拐点,防疫工作尚不能松懈大意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