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5字,读完约4分钟
1月29日,湖北省中央指导小组检查组对湖北省黄冈市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进行了检查。当被问及指定医院的床位数量和核酸检测能力时,当地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主任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含糊其辞。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
防疫和控制不能容忍任何粗心大意。很快,1月30日,当地政府宣布黄冈市委同意提名并免去唐智宏同志的黄冈市卫生委员会主任职务。
黄冈卫生委员会主任被免职,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奇怪。在当前防疫工作的关键时期,职能部门不能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可能导致决策偏差,延误整体防疫工作,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更多不可控制的风险。
黄冈市市长唐被免职,事件是否可以结束?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关注类似的“黄冈现象”是否存在于其他基层单位和其他一线防疫工作中。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抓紧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首先要保证相关信息渠道的畅通。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规划》的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监测和日常诊断治疗中,应立即报告疑似和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立即向当地县(区)级疾控机构报告,并在2小时内发出传染病报告卡,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负责通过网络直接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应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疾病进展情况及时修订病例的诊断类型和临床严重程度等信息。
从该计划可以看出,各级医疗机构负责疫情收集、报告和诊断等相关环节的实施和管理。作为一个地方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它是改变当地疫情和信息管理的最后门户。既要指导地方各级医疗机构履行职责,落实到位,又要随时向上级决策机构报告地方疫情防控情况,确保决策层掌握信息,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但是,从黄冈市卫生委员会主任被免职的事件中,可以看到,尽管中央政府多次下令做好全国的防疫工作,但仍有一些干部不作为,玩忽职守。目前,各地查处了许多干部不作为事件。然而,一个不作为的干部可能影响一个大的地区,导致其管辖地区的流行病防线全面崩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更重要的是,目前,全国防疫工作仍面临两大难题。第一个问题是,与一、二线城市相比,四线城市乃至广大农村地区的防疫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弱,这对当地基层医疗卫生等职能机构的防疫执行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果干部还存在责任心不强、失职渎职等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人们纷纷返回城市,流动性增加,这增加了人口输入地区的压力。例如,北京最近报道疫情正处于从输入期向扩展期的过渡阶段,有当地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二代病例接触到与武汉相关的病例,有隐性感染和低龄患者,表明整个人群都是易感人群。
通过这种方式,必须在人口输入区建立多条防线,不仅是为了增加在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等处进出的乘客的身体检查。,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上报,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所有社区和社区,从而严格掌握相关疫情信息的正常化和其他管理工作。
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各级管理者的责任感,尤其是基层管理者。与黄冈市卫生委员会主任的典型案例相似,只不过说明现有的疫情防控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黄冈之前,这些信息是否向湖北省行政部门报告过?为什么要等到中央监督小组调查后才能发现问题?针对这样的管理漏洞,湖北应如何弥补,加强相关信息的日常监管等工作,确保监管不留死角?面对这样的折磨,其他地区能给出满意的答案吗?特别是随着形势的变化,有关部门能否同步调整和优化,使自己的防疫工作流程能够跟上防疫发展的需要,这都要求地方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建议各省市加大对条件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包括专业医务人员和各类公共事务管理人员,支持各地特别是基层的防疫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对基层关键岗位干部的考核,及时替换表现不佳的干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近指出,要认真查处和纠正不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推诿等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问题,确保防疫大局的良性运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警惕“黄冈现象”蔓延,疫情防控须夯实基层责任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