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4字,读完约4分钟
2月7日,广东省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召开第十三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据《泰晤士报》记者发回的报道,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卫生防疫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子晓通报说,截至7日12时,全省已报告103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7日零时至12时,该省新增确诊病例16例。深圳5例,珠海3例,江门3例,佛山2例,湛江1例,河源1例,广州1例。有177例疑似病例。有3522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959例中,轻度51例,常见787例,重度85例,危重36例。6例新病例出院,1例累计死亡。
据周子晓说,第一例死亡发生在广东,一名55岁的男性,住在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是一名个体店主,与武汉返粤人员有接触史,有多年糖尿病史。2月6日18点15分,他因病情恶化在获救后死亡。
支持“疫情相关”物资企业复工
2月6日,广东刚刚出台了《支持企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力度,拓宽了招聘渠道;进一步降低企业劳动成本,减轻社会保险负担,实行失业保险返还和补助,帮助企业稳定岗位。
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表示,生产企业能否迅速恢复生产并实现生产,是保障物资安全的关键。目前,广东正全力推动重点防护材料企业恢复生产。省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将医院防护口罩、体温探测器和负压救护车等关键材料纳入管理。
据报道,广东省有129家重点防护材料生产企业,其中92家目前正在运营。其中,有37家口罩制造商,35家已经启动;有4家防护服制造商,它们都已恢复工作;红外温度探测器有29家制造商,其中17家已经启动。目前,广东正在对接产业链上的600多家上下游企业,并在一个接一个地跟进,积极组织这些企业复工投产。
此外,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支持购买机器以确保生产,支持相关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以扩大生产,并将奖励一级防控和重点配置材料,包括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生产企业,利用转化条件,通过技术改造加快转化为医用防护服和医用口罩。
其中,1月10日至2月7日,符合条件的设备投资奖励不超过80%;2月8日至2月20日,符合条件的设备投资奖励不超过50%;2月21日至4月20日期间,合格设备投资奖励不超过40%。
保证企业就业需求的三大措施
过去,春节后是企业招聘的旺季。然而,在目前的防疫和控制下,返回广东的人数已经减少。我们如何帮助企业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
对此,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表示,他计划加强对市级就业的整体调整,加强对全省就业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省际劳动力有序投入的控制。
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市级就业的整体调整,摸清各地急需就业的各类群体,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失业人员动态,准确把握各企业复工计划和就业需求,落实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发挥网络和基层促进供求有效匹配;
二是加强省内和粤东、粤西地区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发挥珠三角与粤东、粤西地区的配对帮扶机制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区负责查找辖区内企业的工作需求,筛选和匹配适合粤东、粤西地区劳动力特点的企业岗位;粤东、粤西地区应摸清本地区剩余劳动力情况,进行对接和匹配,提高组织化程度。
目前,珠三角地区发布了11万多条岗位信息,有组织地引导1.3万名新劳动力到珠三角地区工作。
最后,要加强对省级劳动力有序投入的控制。通过加强与劳务输出省份的沟通,我们将做好在广东指导返乡和合理安排返乡时间的工作。对于重点地区不能按时返回广东的人员,主动在网上引导他们。目前,已经收集和存储了大量的信息。2月1日至3月31日,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定期开展网上招聘活动的同时,将安排360多项专项网上招聘活动。目前,已征集到28万个预留岗位,开展了近1万次网上招聘活动,有1000多家企业参与,有2万多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广东三大举措保企业用工,优先“涉疫”物资企业复产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