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8字,读完约4分钟

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1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0.6%,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7.7%,服务价格上涨1.5%。

近年来,月度cpi同比增长5%。专家指出,1月份cpi同比增幅超出预期,春节错位和当前疫情是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在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后,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再次转正,同比增长0.1%。至于这种变化,根据市场分析,1月份的上升数据并不能表明ppi趋势在短期内会有所改善,但随着疫情的逐步消除,ppi增长率有望在未来进一步上升。

春节+疫情,1月CPI同比增5.4%,未来物价怎么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春节和疫情影响1月份cpi。为什么1月份CPI同比增幅超过市场预期?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统计司高级统计师董解释说,同比增长的原因是受春节和COVID-19肺炎疫情的影响,以及今年和去年春节的月份不对,去年的比较基数较低。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也认为,春节的错位影响了1月份cpi走势。由于今年春节在1月份,2019年在2月份,基数较去年同期低,1月份cpi同比增幅较高。

2月份,上述错位因素的影响将被逆转。去年2月份,由于春节因素基数相对较高,今年2月份cpi有望呈现下降趋势。

除了春节的错位,19日的肺炎疫情对价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广东发展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张德礼告诉记者,除了错位效应外,COVID-19肺炎早期居民囤积的大量商品也是推高cpi的重要因素。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细分数据,1月份猪肉环比上涨8.5%,然后在12月份短暂的环比下跌后,再次转为上涨趋势。同比增幅从97.0%升至116.0%,影响cpi同比增长2.76%,贡献率为51.1%。

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5.3%和5.5%。由于COVID-19的肺炎疫情,医疗保健项目环比增长0.6%,为201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仍在进行的情况下,COVID-19的肺炎疫情将如何影响下一轮价格走势?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英告诉记者,在短期内,疫情的影响将对cpi的上升带来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大量企业被推迟,一些地区的运输和物流被中断,导致生产和供应不足;另一方面,一些日用品和病毒预防和保护产品可能会抢购和储存。

春节+疫情,1月CPI同比增5.4%,未来物价怎么走?

张德礼还认为,由于缺乏口罩等医疗用品,交通部的数据显示,目前的退货率不到20%,生产恢复缓慢。参照非典时期的经验,2003年3月至5月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前三年同期的月平均水平高出0.2%。因此,受疫情影响,cpi同比下降速度将低于此前预期。

春节+疫情,1月CPI同比增5.4%,未来物价怎么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预计在疫情好转后,Ppi增长率将会上升。除了近年来cpi同比增幅创下新高之外,ppi数据在7个月后再次转正,这也是此次数据发布的重点。

这是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积极趋势吗?大多数市场机构认为,公布的数据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根据董的分析,估计1月份pp1同比增幅仅为0.1%,这主要是由于去年价格变动的影响。

范若英还告诉记者,ppi同比上涨0.1%,基本不受新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就结构而言,它主要是由生活资料价格上涨驱动的。其中,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3%,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跌0.4%。

专家还提醒说,生产者价格指数趋势在未来仍可能再次逆转并下跌。范若英表示,考虑到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仍在继续,一些地方关闭城市、推迟复工等措施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预计ppi短期内将回到负增长区间。

春节+疫情,1月CPI同比增5.4%,未来物价怎么走?

一些专家还强调,预计ppi增长率将在疫情逐步好转后上升。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组长杨昌认为,短期内,由于疫情的影响,下游需求在短期内受到抑制,向中上游的传导仍不顺畅,难以拉动ppi。然而,随着这一流行病的逐渐消除,特殊债务将拉动基础设施投资,然后将其转化为工业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预计将在未来进一步上升。

春节+疫情,1月CPI同比增5.4%,未来物价怎么走?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330个城市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春节+疫情,1月CPI同比增5.4%,未来物价怎么走?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