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2字,读完约6分钟
图像来源:网络
随着全国各地企业陆续复工,防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但防疫物资仍处于紧张状态,许多企业已转向跨境生产防疫物资。在关键时期,政府治理能力和企业竞争力都面临着信息化建设的考验。
在对疫情的洞察、遏制、跟踪和分析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影子无处不在。人工智能咨询、客服机器人、无人送货等c端应用产品已经投入到“防疫”的战斗中。同时,在医院建设、供应链供应和产能提升的“中国速度”下,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得到了充分释放。
1月25日元旦,海尔宇宙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商集团”的几名员工提议做些准备来应对疫情。
这时,前线医疗物资紧急情况的消息不断传出。由于cosmoplat拥有生产、加工、物流、信息对接等全过程资源,多名员工提出,平台的资源和透明性可以用来解决网络上需求信息的掺假问题,从而参与医用材料的调配。
cosmoplat平台首席运营官严鹏飞2月10日对时代财经表示,这一决定很快得到了海尔高层的支持,并进一步调动了内部物流、海外采购和财务资源。严鹏飞被海尔的帮助感动了。“为了完成预付款,原银行已经放假了,但因为这件事的价值,我们派员工来为我们办理相关业务。”
1月29日,海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接到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紧急求助,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青岛白胜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200个口罩紧急送往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口罩、护目镜等物资送往武汉。
这一经历让cosmoplat团队感受到了搭建平台的紧迫性,也让团队清楚了平台在这场流行病中的新定位——供需准确、快速匹配的“战争平台”。
从左到右,分别是阿里巴巴、海尔集团、用友发布防疫资料的信息平台
在海尔cosmoplat面临危机的同时,企业云服务提供商用友也推出了防疫物资应急采购需求发布平台,建立了医疗用户供应商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供应服务平台,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了疫区医疗用品的供应和管理问题。
2月5日,用友开始远程施工。用友在给员工的内部信中指出,“在疫情爆发前后,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都需要大量便捷的智能云服务来加快转型发展的智能化。协作云、营销云、采购云、制造云、金融云和人力云等机会特别多,行业云服务可以更好地帮助行业企业创新和发展。”
同一天,时代财经获悉,阿里巴巴还开通了“全球直接采集防疫信息平台”,号召全球中小企业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行列。
通过该平台,全球贸易和生产企业上传的医用材料供应信息将与平台发布的需求信息相匹配,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货源,扩大产能,之后阿里巴巴将直接采购医用口罩等稀缺的防疫用品,送至疫情防控一线。
在1月28日至1月30日的一周内,海尔cosmoplat的流行病医疗资料信息共享和资源收集平台已经连接了780家医院、500多个社区和企业,并发布了2400万份口罩等医疗资料。
理想的现代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时掌握医院医用耗材的库存和消耗、患者的增加、医用材料的生产能力和中小企业的原材料需求,而且需要快速响应需求,实现对接。
2月1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院长马涛向cosmoplat平台报告了医院对温度枪的需求。10个小时后,他成功联系了深圳市长昆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能够提供温度枪设备,并补充了1000支温度枪的医疗用品。
2月2日晚,马涛在平台上增加了2万支体温枪。该平台第一时间响应了医院的需求,完成了医院与深圳昌坤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匹配,并在24小时内连续满足了同一用户的两个订单。
由于春节期间物流能力的缺乏和湖北许多地方的交通管制,物资运输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在系统回访中,平台了解到定向物流无法支持武汉的运输。
为此,在要求各医院共同出具证明的同时,cosmoplat供应链负责人陈伟带头,士兵们通过两种方式实施武汉的交通状况,一路联系当地配送志愿者,一路对接平台能力解决配送问题,两小时内给出配送解决方案。武汉团队将在市外接货,确保全程“零接触”,由干线司机将货物卸至指定地点,由市车队第二段运送。
供应不足也直接限制了补充医疗用品的能力。2月7日,借助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条日产1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全自动生产线在山西省侯马经济开发区试生产。
严鹏飞表示,由于该平台利用企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供应链系统等关键技术,为医用口罩提供了端到端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核心生产线设备和全流程生产资源的部署在48小时内完成。
目前,这个3000平方米的工厂已经投产。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其他地方政府和企业已经看到了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山西侯马建厂的案例,并提出了合作意向。接下来,cosmoplat团队计划在其他地区复制和实施侯马面具生产模式。
从“工业维护下的鸡蛋”到“吞噬一切的怪物”,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八年。经过工业服务软件、工业服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四个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仍处于蓝色海洋中。
为了布局工业互联网,美国通用电气在完成工业互联网的初步市场积累之前,进行了数百亿美元的资本运营。另一个工业巨头西门子拥有工业资源,也是一家软件公司,已经成功地从工业服务物联网发展到工业互联网平台。
对于国内设备制造企业来说,突破“市场跨行业扩张和软件型企业转型”的门槛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综合应用的普及已经加快,并且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加快了。海尔作为中国最早探索工业互联网的企业之一,率先开启了智能制造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和升级。”严鹏飞告诉时代财经。
建立工业互联网生态比消费者互联网要困难得多。以此次面具生产为例,原材料的供应涉及到化工行业,同时也要解决生产控制、细分零件质量等各种问题。从原料中的无纺布和松紧带到各种生产设备、物流和需求的对接,链条非常复杂。
严鹏飞指出,企业参与“抗疫”是一个机遇,许多平台只做简单的对接和发布供需信息,但cosmoplat真正打开了产业链的全过程,包括生产方的对接和赋权。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通过快速构建面具背后的生产链,每个人都可以对工业互联网有更清晰的认识,重新认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抗疫·驰援 | 48小时上线10万口罩产能,工业互联网“抗疫”加速度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