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4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问:药物研发进展如何?对于严重的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科技部权威对COVID-19肺炎科研新进展做出回应

新华社记者罗沙、姜林、董瑞峰

有效的药物是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制胜武器,严格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记者从2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已有7种诊断检测试剂获准上市,部分药物筛选和治疗项目、疫苗研发、动物模型建设等已分阶段取得进展。

药物研发进展怎样?重症救治有何良方?——科技部门权威回应新冠肺炎科研攻

疫苗的发展如何?一些品种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新皇冠肺炎爆发以来,中国首次开始疫苗的研发。成立一个小组,开始一个特殊的项目,分离病毒株...科研人员正在努力解决科研中的关键问题。

1月7日,中国研究人员从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并检测出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及时向世界披露了所有信息,为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

“执行挂图操作,每个工作节点都精确到天空。目前,一些疫苗品种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新民15日在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首次面临的一种新病原体,开发疫苗的难度和周期可想而知。同时,作为直接用于健康人群的医疗产品,疫苗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也投资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11日在日内瓦表示,疫苗预计将在18个月内准备好。

“我们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张新民表示,疫苗研发必须遵循科学的法律和严格的管理规范,研究人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开发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

他说,为确保疫苗研发尽快取得成功,中国安排了多条平行技术路线,并平行推广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dna疫苗。

“这是一种不寻常的疫苗开发。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全程跟踪,一线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许多品种和实验齐头并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京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团队负责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发,将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尽一切努力加快研发速度,同时将安全放在首位,力争尽快将疫苗投放市场。

药物研发进展怎样?重症救治有何良方?——科技部门权威回应新冠肺炎科研攻

药物研发的进展如何?“一些药物最初显示出临床疗效”

在武汉的十多家医疗机构中,一种名为“瑞西韦”的新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者密切关注并记录了168例重症患者和17例轻、普通患者的康复情况。

救护车载着19名肺炎患者陆续抵达武汉江夏大华山户外运动中心中医收容所医院外。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专家组的临床观察,通过中西医结合,轻症患者恢复快,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

在几轮筛选的基础上,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了一批药物,如磷酸氯喹、残留物、法匹拉韦等,并进行了临床试验。“目前,部分药物已初步显示临床疗效,部分临床治疗建议已纳入诊疗计划。”张新民说。

COVID-19肺炎的药物研发能更快吗?

出于公众的期待,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周琦院士解释说:我们都在期待一种新药的出现,但新药的出现有客观的局限性和时间要求。科学的东西不能降低标准,它们必须按照药物研发过程来做。

他说,现在更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做出更科学的判断,特别是在确定一些潜在有效的“旧药物”以扩大适应症,以及在寻找潜在化合物以完成细胞水平评估和走向动物模型评估方面。

“通过更科学的判断,让这些药物和治疗方法尽快通过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并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尽快走上临床治疗的第一线。这也许是全国人民的期望,也是所有科学家和医生的期望。”周琪说道。

如何挽救危重病人?更多新技术展示成果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系统和危重病医疗队迁至武汉。从2月1日到现在,该团队已经能够在半个月内实施几乎所有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在武汉的一些医院,独立的医疗区已经开放,作为治疗重症和危重病人的指定医院。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疗团队成员已经覆盖了重症监护室,呼吸和危重病医学,心脏病学,消化医学和其他部门,共同努力治疗病人的所有力量。

医学专家在总结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危重病人的诊疗方案,并提出了加强有创呼吸机使用等一系列方法。

COVID-19中的一些轻度肺炎患者突然转为重症和危重症,这被认为是体内的“炎性风暴”,即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对自身造成伤害。

你能及时阻止“风暴”吗?一些潜在的药物开始临床试验。"一些老药正在筛选中。"周琦表示,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为危重患者进行了14项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约有100名患者参与。

目前还有哪些其他有用的新技术?张新民在两个项目前介绍了临床效果良好的研究:一是收集治愈患者的恢复血浆,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二是开展干细胞技术在重症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恢复期患者血浆中存在大量保护性抗体."张新民说,截至目前,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金银滩医院等医院共收治了11例危重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张新民表示,经过严格的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以及严格的质量验证,干细胞产品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已经治疗了部分重症患者,并初步显示出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药物研发进展怎样?重症救治有何良方?——科技部门权威回应新冠肺炎科研攻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