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5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广州2月20日电(记者周强、洪)广州现有工业区669个,总面积621平方公里。在全面复工投产之际,广州市委近日审议通过了工业区块划界成果,牢牢把握工业“地盘”,全力打造“工业强市”。
广州工业区是指以工业为主导,提高工业用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工业集聚发展的区域。此前,由于各种因素,广州的工业发展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空工业用地面临规模缩小的困境。
目前,广州市首次划定了62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的“红线”,其中工业用地占地块面积的55%以上,预计保证不少于345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为满足交通、能源、生态、安全等行业相关因素的需要,居住、商业、道路、市政、绿化等配套设施用地不得超过街区面积的45%。
从短期和长期考虑,广州对工业区块实行分级控制:一级控制线194个区块,面积443平方公里,占全市工业区块面积的71%;二级控制线有475个街区,规模178平方公里,占全市工业街区面积的29%。
“一级控制线主要用于规划工业用地,是保障全市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除公共利益需要外,原则上不应用于其他非工业目的。”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蒋智韬解释说:“二级控制线主要是以现有工业用地为基础,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广州工业用地的总规模。今后,工业用地性质的过渡线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
数据显示,广州以前有2.4万多个工业用地点,平均规模只有1.6公顷,规模小且分散,制约了广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调整后,工业区主线平均规模达到229公顷,可以有效引导产业集聚,解决工业用地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为了建设空信息产业园制造基地,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挂牌出让方式取得了广州番禺区国有工业用地使用权。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项目地块的容积率3.0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于是企业申请将项目地块的容积率提高到4.0的上限。目前,本项目控制指标的调整已获政府批准。
“从3.0到4.0,是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和促进产业集聚的考虑因素。工业区内工业用地的容积率上限和建筑密度上限大多高于区外工业用地。一种工业用地没有上限,第二种和第三种工业用地分别高出0.5和1.0。”蒋智韬表示,今后广州的产业支持政策和工业用地优惠政策将集中在工业区。
据统计,2019年,广州实现增加值4583亿元,工业总产值19201亿元,分别增长5.1%和4.7%。截至2月19日,广州市已有4995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复工率达89.8%,广州市百强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8%。
广州市工业区划界成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于一年内完成。工业区将建立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今后,相关部门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对全市工业区块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块。
据广州市政府负责人介绍,工业区的划分避免了工业布局和空房规划中的“两张皮”问题,将作为工业区的划分和调整以及全市土地利用管理、规划管理、工业发展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我要纠正错误]责任编辑:齐修养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广州首次大规模划定工业产业用地“红线”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