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长春2月22日电:吉林和陕西的企业在2000公里的距离上签订了一份合同,因此关键项目无法开工。

新华社记者、段继续说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吉林、陕西企业采用了“开会不开会”的视频签约方式,防止重点工程建设因疫情而放缓。

这是一个特殊的签字仪式。21日下午,吉林省政府会议室,吉林省天池钼业有限公司、亚东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负责人戴着口罩坐在桌前;在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有另一个会议室的场景。此时,在2000公里外的Xi,陕西金钼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在公司会议室等待着这次特别签约活动的开始。

吉陕企业相隔2000公里“隔空”签约让重点项目不窝工

吉林、陕西企业洽谈的项目致力于在吉林省舒兰市建设大型钼矿项目,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生产可用于特殊钢加工的高端钼产品。舒兰市钼矿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良好。这里的钼矿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钼精矿之一。

视频清晰,声音流畅,双方企业不时交流讨论。除了企业,还有吉林省发展改革、国有资产、地质矿产等部门的领导,他们不时记录项目合作中涉及的政府服务。两省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也在两地出席了会议,见证了吉林和陕西合作的重要时刻。

吉陕企业相隔2000公里“隔空”签约让重点项目不窝工

签约活动结束时,双方企业代表在摄像机前举着签署的协议文本,会场响起掌声。仪式从头到尾持续了30多分钟。

虽然受疫情影响,签约仪式并没有“聚在一起”的喜悦,而“两地分离”的签约过程也很短暂,但三家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在特殊时期签约“每一个空”可以提高效率,促进项目早日落地、启动并取得成效。

"舒兰市钼矿储量大,杂质少,深加工潜力大."天池钼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荣丽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工作,在以往争论的基础上签订视频合同,并迅速推进建设。”根据计划,项目达到生产能力后,钼精矿年产量为1.6万吨。按照目前的价格,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4.5亿元,直接带动1000人就业,带动相关产业产值6亿元。

吉陕企业相隔2000公里“隔空”签约让重点项目不窝工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吉陕企业相隔2000公里“隔空”签约让重点项目不窝工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