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0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李乔初)“全国各地的日常用品供应总体充足,湖北和武汉的日常用品供应充足且稳定。”在疫情期间,人们的“米袋”和“菜篮子”不仅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人心。今天商务部的定期在线新闻发布会给出了如何确保稳定的价格和充足的日用品供应的答案。

疫情期间,如何扶稳老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

商务部市场司副司长王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增加供销渠道、提高终端配送能力、增加肉菜投入、惠民惠民、保障特殊人群基本生活、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确保了武汉乃至全国日用品市场的供应。

后期,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市场销售将进一步稳步上升。

全国日常生活用品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据商务部监测,3月4日,100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粮油批发价格分别比1月底下降0.6%和0.3%;白条鸡和鸡蛋的价格分别下降了9.4%和17.5%;30种蔬菜的平均批发价下降了8.4%,6种水果的价格上升了2.4%;猪肉批发价下跌1.7%。

此外,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商务部自春节以来已从中央储备中投放了5.5万吨冻猪肉,今天下午将从中央储备的5个批次中投放2万吨肉,并将视情况在后期投放。

北京市有关部门采取了增加库存储备、强化终端供应保障机制、畅通产销渠道、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供应等有效措施。据商务部监测,3月4日,北京13个区67个社区周边的超市日常生活用品库存充足,价格稳定,客流稳定,商场经营秩序正常。

疫情期间,如何扶稳老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

打通保险供销“最后100米”,武汉社区直供不断提高

据王斌介绍,湖北和武汉的日用品市场供应充足,经营状况总体稳定。大米、面粉、肉、鸡蛋、牛奶、蔬菜等库存的日子。省内重点零售企业在市场上可销售的数量也大大增加。湖北省武汉市根据防疫和封育升级的需要,不断完善社区供应保障措施。

疫情期间,如何扶稳老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

当地相关部门从增加保证供应的销售渠道、增强终端配送能力、增加肉类和蔬菜的投入以造福人民、保障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四个方面入手,组织了社区团购、电子商务平台下单、涉农企业直销等模式。、以及有组织的公共汽车、邮政快递车辆等。以补充运输能力,从而打开保证供应和分配的“最后100米”。

疫情期间,如何扶稳老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

据统计,3月3日,武汉尚超采购订单24.58万份,电子商务平台数量增加到41个,订单量达到41.7万份,71家涉农企业完成13.04万份新鲜食品进入社区。

此外,武汉市政府将10元10公斤“特种蔬菜袋”的供应量从每天6万份增加到8万份,增加到20万份,组织下沉社区的干部和志愿者主动上门为病人和残疾人提供药品,并按时向低收入家庭发放“特种蔬菜袋”和“爱心蔬菜袋”。

组织建设产销服务平台,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

随着气候变暖,受市场容量增加、收获和运输不畅以及餐饮企业和学校消费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湖北、海南、江苏和广西的生菜、莲藕、青椒、荸荠、柑橘和鸡蛋等当地农产品近期销售放缓。

为此,商务部先后下发通知,安排产销对接,引导批发市场、零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企业积极参与销售,组织建立产销服务平台,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通过该平台累计滞销农产品1.3万多吨。

此外,根据商务部的监测,2月下旬,受监测的1000家零售企业的日均销售额主要比2月中旬增长了5.6%,2月中旬开始恢复正增长,1月下旬开始持续负增长。其中,汽车需求增加,反弹增长更加明显,环比增长14.8%;通讯设备和家用电器分别增长11.7%和11.1%。

疫情期间,如何扶稳老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

王斌表示,随着COVID-19肺炎防控形势逐步呈现持续积极趋势,近期全国消费市场发生积极变化,市场销售见底。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疫情期间,如何扶稳老百姓“米袋子”和“菜篮子”?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