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1字,读完约4分钟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杜)3月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召开视频会议,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当前重点工作。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强调,要深刻领会“三?7“从坍塌事故中吸取教训,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强化安全防范,严格遵守安全底线,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确保企业恢复生产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召开电视会议,进一步加强当前复工和安全生产工作。照片由应急管理部提供胡光伟照片
黄明指出,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福建省泉州市“3?7”坍塌事故拉响了警报,表明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响,国家安全生产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不利因素明显增多。复工复产安全风险高度集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包括停工歇业造成的安全生产隐患,复工复产安全基础不强,很多员工难以及时上岗。特别是技术支持、安全管理等重要岗位缺位,抢工风险防范问题突出,给企业带来严重隐患。同时,安全隐患的长期积累、安全监管执法的制约、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黄明强调,要做好恢复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在疫情防控和集中复工的关键时期,要以安全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重大安全风险防控的一致性,加强数据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真正认清形势,把握问题,找出对策,切实承担起防控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的政治和法律责任。严格履行“三要”部门监管职责,借鉴部分地方创新安全监管和安全服务的有益做法,加大执法力度和服务力度,排查重大安全隐患,加强防控。
要严格落实复工安全措施,分类实施差别化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坚持奖惩结合,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为确保疫情相关场所的绝对安全,定点医院、避难医院、集中隔离观察点等人员和物资高度集中,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风险等级高。各地和住房建设部门要立即组织专家对疫情隔离观察场所的建筑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严厉打击擅自施工和擅自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的行为,坚决防止各类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急管理和卫生卫生部门要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开展“一对一”安全服务,指导管理单位完善内部安全责任制,规范不同病区和电网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应对疫区的前沿救援力量实施“零距离”救护。
黄明要求类比防控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风险,完善和落实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为核心的责任链、制度成果、管理措施、重点项目和工作机制,尽快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宣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意见》。密切关注高瓦斯、冲击地压、大位移煤矿和“架空水库”尾矿库等高风险隐患,深挖深挖,加强现场检查和巡查,派关键部位值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隐患,深化交通运输等各行业安全改进,识别盲点,填补短板,加固薄弱环节,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要切实做好重大事故灾难的应急准备工作。目前,春季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较高,地质灾害正逐步进入高发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加强灾害监测、咨询和判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灾避险措施。各级消防救援队和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应加强疫情下应急救援预案、力量和装备的应急准备,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加强应急演练,确保科学、安全、高效处置。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依靠前线指挥,加强值班,严格执行领导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有效应对事故灾难。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复工复产要严守安全底线 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