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26字,读完约11分钟
中国银行原油宝藏事件爆发后,许多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银行在投资者适应性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其产品设计和转仓系统存在隐患。国内原油期货和英美原油期货的门槛都很高,开户时需要“双录”等手续,而原油宝的交易门槛较低,违反了证监会制度下的风险控制和投资者适宜性原则。
原油宝藏事件揭开了国内银行提供的期货和类似期货交易的冰山一角。据《红色周刊》记者调查,在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提供的大量原油和贵金属交易客户被迫平仓甚至平仓。其中一些提供交易的银行甚至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杠杆,这增加了被迫平仓的风险。
质疑原油的爆炸:投资者适应性、合同设计和仓库搬迁的风险
2020年可以称为“长寿之年”。在全球股市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快速下跌后,大宗商品市场也不平静: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美国原油期货主合约跌至每桶-38美元。这一历史性事件不仅给许多直接参与的交易者造成了重大损失,还导致与原油期货相关的金融产品爆炸式增长。例如,中国银行推出的原油宝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其客户账户在这次暴跌中被拉平,引发了很大争议。
《红周刊》记者从原油宝投资者处获得的“中国银行个人商品业务(原油宝)”推荐材料显示,原油宝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伦敦洲际交易所的原油期货合约挂钩,没有杠杆效应,可以在t+0交易。
既然没有杠杆,为什么它仍然强大?
根据推荐资料的内容,当价格波动很大(波动≥50%)时,客户的保证金可能低于20%,即存在很强的余额风险。4月20日,WTI 5月份原油期货收盘暴跌300%,至负值,正是这种极端情况导致中行原油宝客户账户被迫清算。
《红周刊》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原油包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是今年才进入的。今年2月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后,许多投资者认为现在是逢低买入的时候了,严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3月19日开了原油账户."在接受《红色周刊》采访时,阎说,4月20日之前,他持有800多桶原油合同,最终损失超过30万元。"在强势水平之后,中国银行也于24日移除了账户上的剩余存款."
4月20日发生的仓库爆炸悲剧是国内银行业推出个人商品交易业务以来最令人难忘的事件。原油宝藏的爆炸让许多接受《红色周刊》采访的人感到困惑。一些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银行面临市场突变时缺乏风控经验。相比之下,券商和期货公司面临的风险事件更多,风险控制员工更有经验。控风人员可以手牵手,在最大化客户利益和避免佩戴位置之间取得平衡。"
中国银行的投资者适当性原则没有得到适当实施,也受到了批评。北京某券商营业部负责人陈向《红周刊》记者表示,自然人客户如需开立科技股、股指期货、期权等高风险产品,必须到营业部办理“双记”、“风险揭示”等手续,但投资者无需开立原油宝账户。
“在开设原油宝账户之前,有一个知识测试环节,只做了大约10道题,我不需要去网点办理手续。”严先生说。
陈先生进一步分析,中行在合同设定方面也存在问题。例如,如果客户保证金低于20%,中国银行应该及时平仓,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4月20日,原油宝客户交易时间为晚上10点,与外盘交易时间不匹配;原油宝藏的结算时间是晚上10点,但外盘原油的负值是北京时间之后的午夜。那么晚上10: 00前的结算价格(交易价格结合交易量和加权计算)应该是正值,而中行要求客户以场外收盘价结算。
对于原油爆炸事件的发生,一位券商金工研究员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银行的问题更多的是出于投资者合适性的原则。中国银行没有及时止损和平仓,这在法律上是缺乏的。基础。”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许多在中国发行的大宗商品基金已在交割月前尽早转移头寸。例如,华夏基金发行的豆粕etf,与大商研究所的豆粕期货价格指数挂钩,将在进入交割月前展期。
《红周刊》记者了解到,原油宝藏事件发生后,律师已经通过微博等平台收集投资者信息,或将对中行提起诉讼。根据修订后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谨慎参与没有定价权的衍生品交易”,“不得独立持有或出售可能给客户带来无限损失的裸空衍生品,以及基于衍生品或关联指标的再衍生品。”在交割风险方面,本行“按照银监会的规定对衍生产品交易进行清算,确保交割责任的履行,规范违约和终止事件的处理,及时识别和控制操作风险。”
银行“类期货”交易风险高
许多银行,如兴业银行,都参与其中
中国银行原油宝藏事件不是一个案例。记者发现,国内许多银行也为自然人客户从事商品期货交易。在近期商品价格的高波动中,出现了大量的强平衡甚至穿仓的情况。
接受《红色周刊》采访的两名投资者表示,他们在上海的一家银行或相关方平台上从事黄金交易,他们都在3月中旬被迫退出。其中,浙江投资者高表示,今年3月,他通过Flush Pocket Watching应用(包括浦东发展银行和其他银行在内的合作银行)开通了一个平均价格为360.44元的黄金交易平台(黄金交易平台是上海黄金交易所)。该品种推出),但随后迅速下跌,曾在3月18日跌至327.6元,收盘价格反弹,但其头寸在3月18日被银行取走。
“我的头寸在17日下跌并在18日触及新低时是正常的,但在19日收盘价格反弹后,头寸被平抑。”高先生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惑。他多次咨询银行杭州分行,但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些人说程序可能是自动强制的,有些人说是手动强制的。对此,高先生表示将继续维护自己的权利,并向银监会提交了投诉材料。
福州客户张女士也有同样的经历。她在一家银行的福州分行通过金大石应用开通了白银交易服务,目标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白银t+d品种。文华财经显示,3月13日至3月19日,该品种价格从近4000元跌至2621元的最低点,手中白银损失严重,资金利用率一度达到15.55%(即资金总额不足存款的1/15)。张女士说,她的职位不仅被银行压平了,还被扣了2万多元,“造成了几十万元的损失。”
根据张女士向《红周刊》记者提供的资料,金大士应用还支持工行、中行等银行的资金流服务。她说银行也承担了风险控制的责任。上海某银行4月初发出的《贵金属欠款催收通知书》显示,“根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代理个人贵金属业务协议》,需向该行偿还22000元。”
上述两位受访者并不知道自己的立场被拉平了,但也告诉《红周刊》记者,他们开户时不需要去银行网点办理现场签字、双重记录等手续,风险识别也是在网上进行的。
除了高和张,《红周刊》记者还接触了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等被迫从事贵金属或原油交易的银行的客户。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与中国银行原油包不同,一些银行在推出期货交易时仍有杠杆作用。例如,兴业银行客户鲍先生告诉《红周刊》记者,他在兴业银行开设了“个人客户代理贵金属交易业务”,并在移动银行建立了白银t+d合约,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从事白银交易。今年3月中旬,他的头寸也因白银大幅下跌而平仓。
根据包先生提供的兴业银行的推荐材料,正常情况下,价格上限为6%,利润率为9%。在3月中旬的极端市场行情之后,交易所将白银t+d的息差提高至14%。罢工后,鲍先生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南通监管局举报,经加盖公章的《举报事项通知书》证实,他所做的白银交易属于“兴业银行总行代销上海黄金交易所”。
除了受欢迎的原油和贵金属,大宗农产品也是一些银行的交易选择。例如,记者发现工行提供大豆交易服务,价格是指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合约。这项服务属于“投资和财务管理”部分。
不同监管体系下的套利何时会结束
原油宝藏事件后,投资者与中行的沟通充满了火药味。《红周刊》记者获得的重庆投资者与中国银行重庆分行的谈判纪要显示,一些投资者要求中国银行返还本金,并解释了为什么学生和其他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客户也开立了账户。严告诉记者,由于中行的交易规则不合理,他希望中行能在当天晚上10点前按照结算价格进行结算。
无论是原油宝藏事件还是其他种类的贵金属,银行都已向客户发出催款函,要求偿还损耗资金。那么,证券和期货行业如何应对呢?陈表示,在期货行业,持仓现象非常普遍。然而,由于期货公司普遍疲软,很少有期货公司会起诉散户投资者,要求其恢复持仓。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原油还是贵金属,银行的交易平台都独立于期货公司,并执行另一套销售和风险控制标准。以《原油宝藏》为例,有业内人士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内部市场原油品种的交易门槛很高,自然人账户资金必须达到50万元才能开户”,原油、期权等品种需要通过知识测试和模拟才能开户。中国银行的交易对象是海外品种,因此风险应该更高。但为什么对国内自然人开放,门槛比国内原油期货低?这是一个疑点。
另一个“降格”是中国银行原油包各交易单元较小,绕过了国内外原油期货较高的交易门槛限制。“美国wti原油期货的交易单位是一只手1000桶,一只手可能需要不止一只手。万元基金,普通散户难以参与,而原油包交易单元为10桶,便于吸引散户进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位要求匿名的金融人士向《红色周刊》记者指出,在某种程度上,这表明不同监管体系之间存在空·怀特。他表示,证监会系统下的证券期货公司在投资者教育、投资者适格性和风险识别方面较为成熟,而“银行业的风险识别更多地体现在形式上,没有做好。”从职能监管的角度来看,以《原油报》为代表的期货业务本质上是一项期货业务,也应参照中国证监会的监管政策。前述券商金工研究员也认为,中国银行的角色是做市商,即撮合交易,因此很难称这一业务为“产品”,这恰好绕过了新的资产管理规定。
事实上,近年来,除了直接引入自然人客户进行交易之外,银行还发行了许多与期货和期权相关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国内原有的衍生品监管已经放开,新的期货或期权不断上市,这为银行提供了新的目标。据公开信息,农行还发行了看好白糖期货价格的非担保理财产品,民生银行在2018年发行了与大商研究所铁矿石期货价格指数挂钩的理财产品。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形势下,与股市或衍生品挂钩的银行融资也可能遭受损失。追溯历史,2015年至2016年,当股市大幅波动时,结构性财务管理出现了几次严重亏损。例如,2015年,平安银行发行了与盈富基金(TraHK Fund,2800.hk)等港股挂钩的私人银行专属结构性理财产品(90%保本与etf挂钩),并在2016年底遭遇巨额亏损,这引起了当时投资者的不满。经过协商,平安银行最终弥补了损失。
4月29日,中国银行发表声明称,已委托律师致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敦促其调查原油期货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最近,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mcx)因结算负油价被几家经纪商起诉。
陈直截了当地表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做法没有错。“4月初,在原油宝藏事件发生的半个多月前,该交易所允许了负油价交易。”此外,作为现货的反映,期货在原油市场拥有大量库存,且消费疲软。一些合同出现负价格并不出人意料。该交易所的举措还扩大了市场的灵活性。“未来的负价格可能在其他品种上。一个接一个上演,行业需要警惕,必须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准入标准。”
重庆原油包投资者与中国银行谈判纪要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原油宝揭开银行“类期货”业务冰山一角 中行等多家银行介入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