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5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南昌5月9日电(记者李梅娟)近日,东江发源地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十分热闹。东江源头的2000多名村民正忙着在这里选新房,从此,“村民成为公民”。
记者8日来到这里时,看到楼门口挂着一面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寻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两个半村)承包安置户选房工作现场”。正在门口看安置房信息展示板的刘中群告诉记者,为期四天的选房已经进入第三天。他所在的长安村有一半在红线以内,村里有一半的村民会来这里选房子。
寻乌县县长杨说:“这次选房的村民都是东江源区三条山乡的村民,共有547户,2343人,分3个村17个组,其中东江源村和土岭村是全部被拆迁的村,长安村占了一半的村,所以被称为‘两个半村’。"
选房顺序号不断地在选房现场的收音机上播放,被叫到这个号码的村民们会上前排队选房。东江源村51岁的村民张长全(音译)正坐在等候区等电话。他笑着告诉记者,根据选房顺序号,第一套房子已经在选房工作的第一天选定,第二套房子将在今天选定。听到无线电呼叫后,张长全迅速进入选房区,很快就出来了。他告诉记者:“34栋2单元402室被选中。两栋房子都选择了4楼的402,但是建筑的数量不同。这一层是理想的,主要是与年迈的父母住在一起。”
“我们村不仅是东江源的重要水源保护区,也是寻乌县饮水工程太湖水库的水源保护区。”张长全说:“我和我70岁的母亲都是党员。从村里的土坯房搬到城里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我带头签了字。”
寻乌县位于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处,是东江的发源地,每年从寻乌流入东江的水资源总量为18.3亿立方米。"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或多或少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杨对说道。为了保护东江源头的清水,寻乌县于2017年开始实施东江源头保护区核心区“两个半村”的搬迁安置工作。为此,移民安置区已分五期建设,投资超过10亿元。
寻乌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志毅表示,为了实现“搬迁、稳定、致富”的目标,东江源生态移民坚持“宜居、宜业”同步推进,支持小学、新汽车站等建设。,同时建设综合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产业园、通用设备制造园区等就业平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只要你不懒惰,你就可以在城里工作."张长泉说,“我以前在县城里出去工作,现在哪个更方便。这个城市有一栋新房子,它已经成为一个公民。社会保障也在那里,人们有一种归属感。”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曹志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进城选新房 “村民变市民”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