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0字,读完约3分钟
2006年6月2日-2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稳定企业确保就业”新闻发布会。在谈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市场主体生存、经济增长稳定的关系时,潘说,保护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增长就是保护银行信贷资产。银行和企业在同一条船上,企业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今年以来,为了支持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金融系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昨天的三个政策文件,以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实行差别监管。这些政策将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
潘说:首先,由于疫情的高强度影响,各市场主体的经营压力很大,经营现金流萎缩,对经济增长影响很大。此时,货币信贷政策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加大信贷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于保护市场主体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强货币信贷政策。
第二,事实上,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和市场实体的经营状况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如果我们让市场参与者破产,经济可能停滞,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将恶化。因此,在此期间,金融机构应加大反周期调整力度,扩大信贷投资,以保护市场参与者。保护市场主体和稳定经济增长也是自救,即保护银行的信贷资产。当我们看待这种关系时,我们不能只看片面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和企业处于同一条船上,保护它们实际上就是保护自己。
第三,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不仅是中国,还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美国。中国的金融体系和银行体系相对抗风险。第一季度末,银行体系拨备覆盖率为183%。应该说,银行自身有较强的能力消化资产质量可能恶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央行和中国保监会也要求商业银行在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利用现有金融资源增加准备金,并提高核销和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如上所述,183%是第一季度末的库存。同时,我们要求商业银行在今年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增加准备金提取。为了防止信贷资产质量在今年、明年甚至明年下降,我们应该做好准备。
第四,在推动政策出台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完善保护市场主体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例如,中央银行提供的低成本资金安排,财政部门也提供贷款贴息,政府融资担保机构提供的融资担保也是一种风险分担安排。许多地方政府还引入了银行、政府和企业等风险分担机制,并建立了资金池。同时,在制定和发布这些政策的时候,我们也特别注意一些不能突破的风险底线,比如要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每个金融机构都要独立决策,承担自己的风险,承担自己的盈亏,不能通过行政干预来干预贷款。包括中央银行发布的一些政策工具,信贷风险由银行自己承担,地方各级政府不能干预银行贷款的发放。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求金融机构防范这一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比如空转移资金,现在利率相对较低,应该防止资金套利。(中信经纬应用)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潘功胜:保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增长,就是保银行信贷资产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