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3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上海6月7日电:扩大内需,促进开放,促进交流——这就是“进入博的动力”
新华社记者周瑞
7日是第三届世博会倒计时150天,好消息又来了:第三届世博会企业商展签约展区已超过规划面积的90%,部分展区“难找”。
经过几个月的停工,绰号“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见证着中国内需扩张、开放升级和文化融合的新能源。
在“四叶草”中,见证扩大内需的新能源
新西兰牛奶、牙买加蓝山咖啡、斯里兰卡红茶、韩国化妆品...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了一场罕见的市场活动,50多家参展者带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好东西来到世博会,通过免费送货、现场体验、试一试等方式为自己的产品呐喊助威。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叶草”原本是一个会展业的地方。在恢复生产、促进消费的过程中,会展中心主动敞开大门,在服务好展商的基础上,直接面对消费者,与公众共享高品质的展品。
在新西兰纽斯兰乳业的展台上,由纽斯兰4.0纯牛奶特制的“四叶草”拉花咖啡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观看,这是第二届世博会的全球首映式。新西兰亚太区CEO盛介绍,通过直播“云牧场”,让消费者直观感受牧场环境,5月份天猫平台在新西兰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22%。
“我们了解到,这是金波吴昊首次以市场的形式进行展示和销售。我们从北海道精心挑选了两种特别的A级大米产品。我没想到在两个小时内就把它们卖了。几十万元的货物。”已连续三届签约的日本福雷斯特利公司华东区销售副总监唐磊表示,创意博览会的形式为展商提供了更多与中国消费者零距离交流互动的机会,展商可以触摸到真实生动的市场脉搏,增强他们对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
在“四叶草”中,继续书写开放的新篇章
疫情不能阻止世博会的筹备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局介绍,到目前为止,商展的签约展区已经超过了规划面积的90%,有些展区已经“难觅踪影”。
记者在“全国会展博览会”现场看到,许多展商抽出时间与十多个前来现场销售商品的采购单位联系。此次以“产品进世博、参观全国会展、赏元宵”为主题的“全国会展博览会”,与以往的会议式供需对接场合完全不同,参展者走进世博,通过参与热气腾腾的市场氛围,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热情。
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亲临现场了解各展商的新产品。“对于我们来说,现场直观地看到消费者对商品的反馈也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在前两次交易会上,经过供需双方的准确对接,我们签约的很多类别都顺利落地,签约品牌的销量大幅增长。”钟说,以世博会引进的新西兰纽兰牛奶为例,去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今年,联华还计划深化与纽斯兰的合作,推出定制牛奶,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接时显示”正在成为“正常状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局副局长孙成海表示,博览会局不仅公布了三批468家参展企业名单和12件展品信息,还通过网上对接会等渠道促进了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加快了展品作为商品的落地,让更多的展品通过广大买家“飞”进千家万户。
在“四叶草”中,见证文化的融合
观赏中国特色的彩灯,欣赏异国风情的歌舞,品尝异国风情的食物,从全球展商手中购买新产品,以及“混搭”的风格,是“四叶草”中的一景,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角落。
身穿白大褂的熊猫金宝灯组向抗击疫情的英雄致敬,灯组的灵感来自四叶草和上海地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贡元宵节提前进入,点亮了“四叶草”之夜,吸引了一个又一个游客前来拍照。
自贡市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局长谢飞表示,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名片,自贡元宵节“足迹”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在全球举办500多个元宵节。
“我们希望通过世博会的国际平台,让世界各地的参展者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扩大世界‘朋友圈’,促进人心和经贸合作。”自贡市委书记卜凡说。
根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自贡市人民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下一步双方将围绕金波共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并尝试在文化和旅游形式上开展更多合作。
去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世博会专门为世界各地的非遗产项目等文化项目设立了一个特殊区域,让法国钢琴演奏、印度瑜伽和中国传统戏剧登上了中央广场的舞台,在弘扬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根据计划,这些全球文化融合的新亮点也将在今年第三届世博会期间出现,给全球参展商带来新的感受。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扩内需、促开放、助交流——这是“进博力量”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