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34字,读完约15分钟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4月30日的消息,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了《国家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根据计划,水禽养殖是中国的特色产业。中国水禽的繁殖量居世界第一位,每年约有45亿只,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种业是现代水禽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快发展水禽种业,对于提高我国水禽的生产水平和效率,满足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我国水禽良种培育,提升水禽种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水禽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详情如下:

国家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水禽养殖是中国的特色产业。中国水禽的繁殖量居世界第一位,每年约有45亿只,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种业是现代水禽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快发展水禽种业,对于提高我国水禽的生产水平和效率,满足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我国水禽良种培育,提升水禽种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水禽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一、中国水禽遗传改良的现状和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水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当地有32个鸭品种和30个鹅品种。中国水禽遗传资源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齐全,种质特征各异。肉鸭、蛋鸭和肉蛋鸭品种资源齐全;大、中、小型鹅品种分布在中国许多省份;番鸭有黑羽鸭、白宇鸭和花羽鸭,也有大鸭、中鸭和小鸭。根据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培育,我国肉鸭的屠宰年龄已由早期的70天缩短到目前的40天,饲料转化率由目前的3.5:1提高到1.9:1。自主培育的北京烤鸭配套体系完全占据了中国中高档烤鸭市场。产蛋鸭在500日龄时产蛋300多个,料蛋比低于2.8:1。它们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性,受到加工企业的欢迎。自育鹅新品种和配套系的繁殖性能比国外引进的同类品种高40%以上。2018年,中国肉鸭的屠宰量达到35亿只,约占世界总屠宰量的80%。成年蛋鸭数量超过2亿只,占全球蛋鸭的90%以上。鹅的年屠宰量超过6亿只。鸭和鹅的年产量超过850万吨,仅次于猪肉和鸡肉,约占中国肉类总产量的10%和家禽总产量的40%。鸭蛋产量占禽蛋总产量的近20%。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水禽种业发展迅速,为水禽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总体来看,水禽种业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品种,瘦肉型鸭品种主要从国外进口,占我国同类肉鸭品种市场份额的75%以上;育种技术相对落后,关键育种技术长期未取得突破,育种效率低下;品种更新不能满足区域多元化市场的需求;疫源性疾病的净化水平参差不齐。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畜禽种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空养殖业的压缩将推动水禽养殖业的创新,水禽种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制定国家水禽遗传改良规划,明确水禽遗传改良的总体思路和任务,推进我国水禽育种的高效创新,为我国种业和水禽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我为主、引进教育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养殖效率和品种生产效率为主要方向,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商业化养殖道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完善以核心养殖场和繁殖基地为支撑的水禽良种繁育体系。坚持强化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巩固生产性能测定、病害净化和资源保护利用等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水禽种业发展水平。坚持国际视野规划和推进水禽种业创新,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部分品种实现平行和领先。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2)总体目标

到2035年,建立完善的肉鸭、蛋鸭、鹅、番鸭现代商品养殖体系和半番鸭养殖体系,培育10多个水禽新品种和配套系。自产肉鸭的市场份额在80%以上,蛋鸭在90%以上,鹅在80%以上,番鸭和半番鸭在50%以上。主流品种具有国际竞争力,可达到或超过同期最佳国际水平。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肉鸭:瘦肉型鸭75周大的亲本产蛋数增加了10多个;42日龄商品代饲料转化率低于1.85:1,提高10%以上;瘦肉率达到30%,提高5个百分点。75周龄肉鸭亲本产蛋量增加10%以上,42日龄商品肉鸭不饲喂的皮脂率达到36%,增加3个百分点。根据各地的市场需求,在保持相对稳定的体重和良好的肉质的前提下,优质肉鸭的饲料转化率低于2.5:1。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蛋鸭:72周内,高产优质商品蛋鸭产蛋数增加到330枚,青壳系统青壳率达到100%,总蛋重大于21公斤,产蛋期饲料转化率低于2.5:1,提高10%以上,蛋壳强度提高5%以上。72周龄时,适合笼养、抗逆性强的蛋鸭配套系商品代产蛋数增至315枚,饲料转化率低于2.45:1,提高10%以上,产蛋期成活率达95%。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鹅:大鹅品种亲本产蛋数增加15%,110日龄商品代体重达5公斤。中型白鹅亲本产蛋量增加15%,10周龄商品鹅体重超过3.8公斤,饲料转化率增加15%以上。脂肪肝鹅年产蛋量达到45只,产蛋量增加10%以上;商品代的平均脂肪肝重超过850克,料肝比小于25:1。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番鸭和半番鸭:番鸭亲本产蛋量提高10%以上,商品番鸭和半番鸭70日龄饲料转化率低于2.6:1,提高10%以上。半番鸭生产的个体脂肪肝重量增加了10%。

(3)主要任务

1.明确适合全国各地需求的水禽新品种的主要特征,制定相应的育种规划,指导品种选育,不断选育品种,扩大核心品种的市场份额,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禽新品种。

2.创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水禽种子企业,建立国家水禽养殖基地,满足不同市场对优质水禽的需求。

3.制定和完善水禽生产性能测量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水禽遗传数据分析,建立由核心种养场、商品水禽生产性能标准测量场和种禽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机构组成的性能测量体系。

4.发展水禽养殖新技术和新品种产业化技术,加快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养殖工作中的应用,及时收集和分析水禽产业相关信息和发展趋势。

5.做好主要水禽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定期检测重大疾病的预防情况。

三是主要水禽品种遗传改良的技术路线

(1)肉鸭

我国鸭肉市场以大白鸭为主,但不同地区鸭肉的消费习惯和食品类型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进行区域化和差异化养殖。

瘦肉型鸭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市场对分割鸭肉产品的需求。以北京鸭为研究对象,对其体重、饲料转化率、胸肉率、腿肉率和皮脂率进行了筛选。综合评估各商品品种的市场价值,为育种公司提供数据参考。

烤鸭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不同地区对烤鸭质量的需求。以北京鸭为育种材料,主要选择体重、皮脂率、胸肌率和肉质性状。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烤鸭市场的消费特点,制定相应的育种技术指标,培育适宜的品种。

优质肉鸭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中国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板鸭、卤鸭和酱鸭对肉鸭有特殊要求,因此选择连城白鸭、临武鸭、吉安红毛鸭、三穗鸭和麻王鸭作为遗传基础,进行相应的纯种繁育、专业化品系繁育,建立高效的繁育体系。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2)产蛋鸭

鸭蛋在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是中国各种特色餐饮的重要原料。根据我国蛋品加工和居民日常消费的特点,应培育不同类型蛋鸭的新品种和配套体系。

开展专业菌种选育。以绍兴鸭、高邮鸭、金顶鸭、莆田黑鸭、龙岩山麻鸭和麻头鸭为育种材料,培育高产、饲料转化率高、早熟、体积小、壳绿色、蛋壳强度高、抗逆性强的蛋鸭专用品系。在专用品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生产效率高、蛋品质好的青壳蛋鸭配套系和抗逆性强的高产蛋鸭配套系。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适于笼养的蛋鸭新品系的选育。以绍兴鸭和金顶鸭为材料,进行了产蛋量、抗逆性和饲料转化率的育种研究。

(3)鹅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消费和加工需求,加强地方品种的选育,提高地方品种的整齐度和生产性能。在此基础上,筛选育种材料,定向培育各种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饲料转化率高、肉质好、生长发育快、适合脂肪肝生长的专用品系,进行配合力测试,培育符合区域消费特点的鹅配套系。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对于浙东白鹅、皖西白鹅、马岗鹅、石首鹅、伊犁鹅等繁殖力低的品种,应加强繁殖性能的培育。对于四川白鹅、种鹅、霍焰鹅等繁殖力较高的地方品种,应重点提高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均匀度。加强鹅绒性状的测定和育种,加强地方大鹅品种的肉质选择。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鹅不同部位的偏好和需求,估算了这些部位的遗传参数,并加强了各部位的经济价值评估,为区域鹅育种提供支持。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4)番鸭和半番鸭

加强番鸭引进品种和地方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大、中、小番鸭的繁殖指标主要是个体早期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羽毛生长率、产蛋量和体貌。大白番鸭和半番鸭的主要市场目标是分割市场;中型番鸭和半番鸭的主要市场目标是终端活禽批发市场;小番鸭和半番鸭已经饲养了很长时间,主要的市场目标是走高质量和高端的市场路线。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半番鸭育种以现有的大番鸭为父本,北京鸭为母本,继续继代培养形成专用品系;为提高脂肪肝的生产效率,进行配合力试验,提高肝料比、饲养性能等指标,选育出大规模优质白-白半番鸭交配系。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立国家水禽养殖体系

1.实施内容

-选择国家水禽核心养殖场。根据肉鸭、蛋鸭、鹅、番鸭和半番鸭养殖的关键技术要求,制定了国家水禽核心养殖场的选择标准,采用企业申报和省级畜禽种业部门审核推荐的方法。建立长效评估和淘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培育新品种和继续培育这一品种。确定各核心育种场的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整合优势育种资源和技术,培育新品种和配套系。继续培育良种,进一步提高品种质量,推进肉鸭、蛋鸭、鹅和番鸭的本地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和市场的消费需求。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2.任务指示器

——2020年公布全国水禽核心养殖场的评选标准,2025年完成35个核心养殖场的评选,其中肉鸭15个,蛋鸭7个,鹅9个,番鸭4个,半番鸭5个。核心养殖场突出核心养殖群体规模、养殖材料、养殖方案、设施设备条件、技术团队实力和市场份额,逐步形成以核心养殖场为主体的商业化养殖模式。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到2035年,将连续选育4个以上肉鸭品种,核心养殖场供应的种禽数量将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继续培育或培育2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蛋鸭新品种或配套系;继续选育或培育2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高产鹅新品种或配套系;继续培育或培育一个以上的番鸭新品种或配套系;连续繁殖或培育半番鸭交配系。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核心养殖场设有重大疾病诊断检测实验室,制定了水禽重大疾病防控计划,相关重大疾病的结果符合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相关标准。

(二)建立国家水禽养殖体系

1.实施内容

在企业自愿申报和省畜禽种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基础上,选择国家级水禽繁育基地,建设一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水禽繁育综合企业,以提高种子供应能力。继续开展水禽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提高鸭鹅健康水平。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2.任务指示器

2020年,国家水禽养殖基地的评选标准将出台,2025年前将评选出50个养殖基地,其中肉鸭20个、蛋鸭5个、鹅10个、番鸭5个、半番鸭5个。国家水禽养殖基地供应的种禽数量占全国市场的40%以上。

(三)构建国家水禽养殖支持体系

1.实施内容

——建立水禽生产性能测量系统。建立水禽生产性能测量技术和管理标准。核心种畜场主要对原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家禽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定期对国家审定品种和进口品种的亲本和商品代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家禽质量监督检验测定机构负责鸭鹅质量的监督检验。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研究和开发水禽遗传改良技术。建立国家水禽遗传数据分析中心,成立水禽遗传改良计划技术专家组,开展关键育种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新的育种技术,重点突破抗病、饲料转化率、肉质和蛋品质相关性状的育种技术,为核心育种场提供指导。充分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创建适合水禽育种的专业化分子育种程序。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保护和利用当地水禽遗传资源。支持列入国家和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水禽品种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常规种子保存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可以监测遗传资源保护和种子保存效果,评价我国地方水禽种质资源的肉质、产蛋性能和适应性等优良特性,建立水禽dna特征数据库,挖掘优势特征基因,为水禽新品种选育提供育种材料。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2.任务指示器

——制定并发布水禽性能测量技术和管理规范。

——2020年公布商品水禽生产性能国家标准检测点的选择标准,2025年完成10个标准检测点的选择。定期开展水禽生产性能测量,并及时公布测量结果。

——建立国家水禽遗传数据分析中心,定期分析水禽种业市场和品种生产绩效的动态变化,并及时公开。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管理。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种业管理司和国家畜牧站负责组织实施本计划。依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了水禽遗传改良计划技术专家组,负责制定水禽核心种养场的选择标准、生产性能测定方案、遗传改良进展评估及相关育种技术指导。省级畜禽种业主管部门负责纳入性能检测体系的国家级水禽核心养殖场、国家级水禽养殖基地和标准检测场的资质审查和推荐,并配合完成国家级水禽性能和重大传染病的监测任务。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二)创新运营模式。加强对本预案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完善运行管理机制。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育种技术合作研究模式,整合育种技术研发资源,协调各方利用和成果转化机制。严格选择并及时公布国家级水禽核心养殖场和养殖基地,建立绩效评价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考核一次,通报考核结果,淘汰不合格的核心养殖场和养殖基地。严格选择性能测量系统中包含的标准化测量领域,定期评估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3)加强政策支持。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导向、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水禽遗传改良工作的积极性。继续加强对水禽遗传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性能测定等方面的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加强核心养殖场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促进水禽遗传改良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强国家水禽遗传改良计划的宣传,展示和示范优良品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4)加强技术支持。依托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和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我国水禽种业从业人员素质。定期组织专家组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提高技术人员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价、疾病防控和生产管理的技术水平,应用标准化表型精确测定系统,不断提高育种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利用数字种业网络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

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5)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和先进技术,适时出口我国培育的优良品种。面向国际市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养殖企业走出去,在海外设立养殖研发基地,促进中国水禽种业进入国际市场。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农业农村部发《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