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2字,读完约4分钟
科学技术委员会逐渐走近。5月27日,市委科技委员会审议工作开始,第一批出席会议的科技企业名单公布。微芯片生物、安吉科技和天骏科技三家企业获得了第一名。在高兴的同时,市场上也有一些声音担心科技股可能引发的“抽水效应”,认为这种效应将成为市场的短期不利因素之一。
1.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将于6月5日召开首次审查会议,对三家企业的发行和上市申请进行审查。范将军,你认为即将召开的科技委员会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从长远来看,科技局无疑会对创新型企业给予更多支持,也能让创新型资本更早地投资,一级市场将会有额外的退出渠道。然而,所有的创新都需要耐心,我们需要对科学技术委员会有一个宽容和客观的态度。指望所有科技类上市公司都有良好的发展是不现实的。通过市场机制的大浪淘沙,找到真正优秀的企业,是科技局和试点注册制度的初衷。
2.此前,首批7只科技股基金的总发行规模为1000亿元,在发行期间市场大幅下跌。随着第二批科技股基金即将发行,一些人担心可能会出现抽逃效应。范先生,你认为科技股对市场有拉动作用吗?
以科技板块基金的规模,市场上不会有太多的“抽水效应”。一些投资者目前仓位较低,参与科技股投资不会引起市场波动,更不用说科技股基金和主板是挂钩的。目前,市场已经调整了一段时间,其下行趋势有限。科技板块的进场也可能带动科技板块的表现,刺激市场情绪。
3.据了解,最近有数百亿的私募改变了合约条款,他们准备提前参与科技股的交易。基石资本会抓住科技板块的机遇吗?投资策略是什么?
我们打算参与一级市场投资和线下机构的创新。事实上,我们会考虑投资两种类型的ipo企业。一是目前的估值是合理的,但未来的估值有很大的增长空空间;二是ipo定价低,上市后面临价值回报的局面。我们认为,在追求超额收益的过程中,估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价值投资寻求的是在同等条件下找到具有估值优势的目标。此外,我们还倾向于选择一些在ipo前已经投资了基础资本或与管理层有长期沟通和关注的企业作为主要潜在投资目标。在ipo投资过程中,我们对投资企业的信息了解越多,投资高回报的可能性就越大。
4.参加会议的前三家企业并不是第一批进入市场的“候选人”,它们率先脱颖而出。其中,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科技企业,微科生物有着巨大的后劲。杜先生,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企业可以是“后来者,先行者”?
Microcore Bio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为患者提供负担得起的、临床需要的原创创新分子实体药物,具有从药物作用靶点发现和确认、先导分子发现和评价到新药临床开发和产业化的完整能力。公司拥有8个独立的已上市或正在研究的原创新药,产品梯队丰富。
在2017年公司的原明星药奇达胺进入全国医疗保险谈判名单后,另一个重产品西格列汀钠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19年上市,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更全面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我们认为,微核心生物研发管道相对完整,拥有一批针对肿瘤、代谢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创新药产品线,创新研发能力处于行业高水平。
此外,报告期内微芯片收入的增长率并不十分突出。据披露,2016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500万元、1.11亿元和1.48亿元。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奇达胺仅被批准用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较少,医疗保险谈判后销售价格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收入增长业绩。然而,我们更注重公司产品未来的增长和确定性。预计该公司未来产品收入的激增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奇达酰胺对该公司新适应症和其他药物的批准。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科创板鸣枪抽水效应是否会袭击A股?基岩大咖:并不会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