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7字,读完约3分钟

文章简介: 随着保定“副都”的大肆宣传,廊坊的“副中心城市”现在又热起来了。在该计划正式颁布之前,所有关于“次中心”的不可靠推测只有两个目的:第一,通过投机的“概念”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二是利用“猜想”影响“综合发展规划”的制定,从而起到带头作用,获得长远利益。

据参与起草的专家介绍,在总结京津冀规划的基础上,首都经济圈综合发展规划已基本完成,但仍处于深入研究和推广阶段,尚未提交国务院审议。北京大学的李国平建议:廊坊作为一个小中心城市没有问题,可以被认为是京津之间的次中心城市。(《中国经济周刊》,4月22日)

首都经济圈的热点综合发展计划尚未出台,所谓的战略支点早已出现。随着对保定副省会的大肆宣传,廊坊的副中心城市现在又热起来了。

当然,廊坊副中心的声明并不意味着风来自0+。北京日前明确表示,通州将成为副中心城市,融入京津冀的协调发展。通州是京津走廊的重要节点,周边城市河北廊坊和天津武清区的想象不可避免地丰富起来。然而,在首都经济圈综合发展计划正式出台之前,所有不可靠的推测只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投机的概念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二是利用猜想影响综合发展规划的制定,从而率先行动,获得长远利益。

王振峰:首都经济圈的整合绝不是简单的“次中心”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调发展报告并主持座谈会时强调,京津冀发展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路。Xi呼吁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将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作为优先领域,并指出京津冀应共同努力实现顶层设计目标。Xi总书记的讲话无疑成为首都经济圈综合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南,必将在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王振峰:首都经济圈的整合绝不是简单的“次中心”

笔者认为,目前所谓的副首都和副中心的说法,既没有正确理解Xi讲话的实质,也没有很好地理解制定首都经济圈综合发展规划的初衷。它们只是概念上的炒作。首都经济圈一体化是为了解决协调发展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区域治理和可持续规划安排。如果只圈出某一个点,我们如何才能实现综合平衡发展?

目前,京津冀地区不仅存在雾霾等环境问题,还存在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常见病。规划首都经济圈是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首都经济圈的整合不仅仅是一个次中心,而是需要向集群和集约型发展。

所谓集群发展,就是将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规划视角延伸到整个京津冀层面。形成合理布局、产业对接协作联动、资源优化配置、兼顾环境和生态的城市带。因此,应考虑区域人口和产业的均衡分布空,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承载能力,京津冀地区城市整体配套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总之,首都经济圈的整合是一个系统的协调工程。如果我们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在圈子里扩张,这难道不会违背集成开发的初衷吗?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王振峰:首都经济圈的整合绝不是简单的“次中心”

地址:http://www.rm19.com/xbjj/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