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76字,读完约5分钟
3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减持特别规定》(2020年修订),明确了“反向联动”政策。总之,上市前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期限越长,上市后退出的速度就越快。减少和放松风险投资基金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加快资金的提取和回收,也有利于进一步大规模筹集新的资金,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大、投资热情高也有助于降低融资难度,获得有价值的发展资金,进而抓住市场机遇。然而,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空利润似乎是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风险投资往往有“清仓减持”的动作,而加快减持步伐无疑将进一步考验股价的表现。笔者认为,放松风险资本减持是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从宏观角度看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空的利润构成能够以某种方式减少,甚至空的利润能够转化为正数,这将更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下,将减少风险资本和治理过度筹资结合起来可能是一个思路。
在a股市场,上市一周年往往是一个障碍。许多新股在此时间节点前后往往股价疲软,甚至有大幅下跌或无限跌停的趋势。关键在于解除对持有不到5%股份的“小资产阶级”的流通禁令,而较低的持股成本带来了较高的减持意愿,这使得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望而生畏。其中,风险资本基金被认为是最有把握减持的群体之一,通常被称为“减持”。虽然股价的调整可能与股票减持导致的流通股增加没有100%的关系,但新股在上市之初就被大量投机,需要进行估值以获得回报也是一个合理的趋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公司基本面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规模和规模”的缩减最有利于空的股价。如果是牛市,市场交易活跃,新的抛售压力相对容易化解,甚至可能成为一些主力基金“批发”快速开仓的对象。然而,在疲软或波动的市场中,这种抛售压力对股价的影响更大,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只能为此买单。正因为如此,人们很自然地把放松风险资本减持视为利润空,甚至有些投资者有“减持恐惧症”。
在我看来,利润空成分肯定存在,但风险资本减少的要求并非不合理。其自身的运作模式是投资一级市场,退出二级市场,这不同于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水平。在看到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出售股票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不应忽视上市前参与股票的时间成本和流动性成本,以及能否成功退出变现的不确定性。即使风险投资基金退出现金,也有更高的概率吸引新的资金再次投资新项目,成为新一轮上市公司的孵化器。然而,如果二级市场的退出难以实现,风险投资基金很容易成为“一次性交易”,不再能为全社会的创业发展提供增量资金,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将不可避免地大大降低。因此,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放松风险投资自身的运行机制和整体社会效益,是必然和迫切的。
然而,它将不可避免地对二级市场产生巨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管理逐步放松,而不是一步到位地完全放开。笔者认为,如果将减少风险投资与治理新股过度集资现象结合起来,可以视为一箭双雕的解决方案。新股发行中,由于发行价高,募集资金超过拟建项目所需资金,形成巨额超额募集资金的情况并不少见。过度筹资反映了市场对关联公司的追求,但同时也可能造成资金浪费,偏离上市公司发展主营业务的目标。许多上市公司利用过度募集的资金来补充营运资金,这在表面上似乎无可挑剔,但原始营运资金可能被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或其他用途,这背离了ipo支持实体经济的初衷。也有一些公司在上市后提供巨额股息计划。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资金大多以股息的形式流入持股比例高的大股东的口袋。因此,巨额的超募资金不仅不利于资金的优化配置,还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不公平分配,这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不是好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ipo阶段引入风险投资的旧股转让机制,以降低超额募集资金的比例,也将使风险投资基金以更快、更合理的方式退出,同时也将减少未来限售股的发行对股价的影响,一举解决这两个问题。2014年,a股首次公开发行引入了“旧股转让”机制。后来,由于公司的一些大股东借此机会大幅减持并套现,公司几年来一直被大幅度终止,“旧股转让”直到去年雅士林光电发行时才再次出现。笔者认为,“旧股转让”之所以以前受到批评,主要是因为大股东提前大量减持。如果将上市前风险投资基金持有的旧股票纳入发行范围,这方面的疑虑可以大大减轻。特别是在上市公司ipo过度融资的情况下,通过发行新股适当降低融资比例,增加风险投资基金的旧股转让数量,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过度融资带来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在不调整股票发行总量、不增加二级市场负担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基金可以更快退出,进入下一个周期。当然,为公平起见,参与旧股转让的风险投资基金应设定投资期限,投资期限至少为三年后方可参与,以杜绝上市前突然持股和机构套利的不公平现象。
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这将有助于在未来以不变的资金筹集量减少解禁限售股的抛售压力,同时限制总股本的扩张,有利于在相同利润水平下提高每股收益。上市公司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发展潜力的主营业务上,而不是把热情和热钱浪费在二级市场上,这样更有利于a股的长期发展,将利润空化为利好。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创投减持松绑是利空?“一箭双雕”可化解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