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1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华沙3月13日电摘要:分享防疫经验赋予“17+1合作”新内涵——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召开防疫专家视频会议
新华社记者
13日,中国与中东欧17国在COVID-19召开防控肺炎专家视频会议,交流防控肺炎的经验和信息。这是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业做出贡献的又一重要举措,也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机制赋予了新的内涵(“17+1合作”)。
分享抗击流行病的经验
华沙时间13日上午9点,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宴会厅设置的远程视频设备准时上线。在7000公里外的北京,中国国家卫生委员会官员和中国疾病控制、诊所、民航、海关和社区观察领域的专家通过视频向波兰国家公共卫生中心和外交部的专家和官员介绍了他们在流行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经验。中东欧其他16个国家的外交、卫生、防疫、海关等部门的代表也在各自的分会场听取了中国防疫经验的介绍。
波兰国家公共卫生中心专家、波兰流行病预防和控制总顾问伊沃娜·帕拉多夫斯卡-斯坦科维奇说,中国主动分享经验是值得称赞的。“中国的经验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将相应调整现有的防控措施。”
拉脱维亚里加东方医院的首席流行病学家柳德米拉·维克斯纳(Lyudmila Viksna)说:“这表明中国非常重视全球抗击COVID-19肺炎的斗争。相关的经验和知识非常有用,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传染病专家阿梅拉·洛里克(Amera Lolic)提前准备了17个问题,向中国专家提问。轮到他发言时,他说:“我不必问任何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我只想说,感谢中国所做的一切!”
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前,中欧和东欧国家的疫情不容乐观。波兰自15日起禁止外国人入境,匈牙利、捷克共和国和保加利亚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一流行病的发展势头令许多中欧和东欧国家大吃一惊,这使与会者更加了解中国抗击这一流行病的艰难困苦和中国的宝贵经验。
“特别有用,特别及时。”出席视频会议的塞族共和国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助理部长兼塞族共和国COVID-19肺炎紧急协调小组组长阿梅拉·洛里克真诚地说。
希腊国家公共卫生组织传染病防治司司长海伦娜·马泰佐说,中国对这一流行病的反应令人印象深刻,中国不仅要对中国人民负责,还要对国际社会负责。
罗马尼亚内政部应急司医疗应急管理总局局长柯亚力山大表示,中方在视频会议上的相关发言具体、务实、可操作,值得学习。
爱沙尼亚卫生局感染防控科首席专家庞雅文·拉扎比尼纳表示,中方提供的信息非常专业、有针对性,中方分享的经验和措施令人印象深刻。她将立即向爱沙尼亚的主要医院和其他流行病预防和控制部门分发信息。
立陶宛卫生部公共卫生司司长奥德里乌斯·什切波纳维丘斯说,他非常感谢中国在预防和控制疫情方面的宝贵经验,这对立陶宛目前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立方愿意与中国保持沟通,共同迎接挑战。
“17+1合作”的新内涵
中国与17个国家分享了抗击传染病的经验,加强了在公共卫生和安全领域的合作,赋予“17+1合作”机制新的使命和内涵。
2012年在华沙启动的中国-CEEC合作机制主要集中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和旅游领域。帕拉多夫斯卡-斯坦科维奇说,面对疫情,各国应该在公共卫生和安全领域加强合作。
希腊也期待着在公共卫生领域与中国合作。海伦娜·马蒂索表示,中国对疫情的负责任态度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希望与中国的大学、卫生机构和医院合作,促进知识交流,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塞尔维亚政府助理秘书长尼科利奇(Danijel nikolic)说:“(中国)向我们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和‘17+1合作’机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且造福于全人类。”
克罗地亚卫生部部长助理维拉·卡塔迪奇-扬科维奇高度评价中国采取的有效措施。她说,她要感谢这次视频会议和“17+1合作”。(票据持有人:张张;参赛记者:、郭群、张秀芝、郭、郭春菊、、于、、高磊、、、、袁芸)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综述:分享抗疫经验 赋予“17+1合作”新内涵——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举行疫情防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