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南宁3月20日电(记者农)春分已经到了。从武汉前线回到广西南宁的林瀚(音译)望着窗外的隔离宾馆,街道又恢复了繁忙。院子里高大的木棉树长满了红色的木棉,在风中摇曳。

林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1月27日,他和广西其他12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一起踏上了支援湖北的征程。他们也是第一批支持湖北的广西医疗队成员。

"在江城的疫情下,街道显得冷清而孤独."林瀚说,与空荡荡的街道相比,他所在的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的发热隔离病房当时显得紧张而忙碌。“当时,传染病房的改造还没有完成,而且医疗材料短缺。紧张和焦虑在许多球员心中挥之不去。”

春已到,木棉开——一名返程医疗队员的战“疫”回眸

然而,时间不等人,流行病是一种命令。在COVID-19中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任务需要尽快执行。改进各种感官控制流程、测试设备,优化病房结构...林瀚和他的同事花时间做准备。1月30日,重症监护室如期运行。

佩戴全套防护装备进入病房,除了活动不便外,护目镜上水汽的凝结,长期佩戴n95口罩带来的呼吸感,以及鼻梁上的剧痛也让医疗小组成员吃了不少苦头。“但是当你看到病人眼中对生活的期望和渴望时,所有的困难都消失了。”林瀚说。

春已到,木棉开——一名返程医疗队员的战“疫”回眸

有一位老人给林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COVID-19肺炎的影响,老年人多日不能正常饮食,不能自理,刚刚经历过丧亲之痛,这使老年人身心俱受折磨,甚至有抑郁和自残的倾向。

“我们给他清洗和喂食,帮助他进行氧疗,并主动与他交流以了解他的心脏。渐渐地,老人的情绪平静了许多,开始配合治疗。”林瀚说。

后来,老人被转出重症监护室,并几次感谢林瀚和他的妻子。“那一刻,我的眼角湿润了,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毕竟,获得患者的信任和信心是我们最大的回报。”林瀚说。

3月份,林瀚非常清楚地感到,病情好转并出院的病人数量显著增加。3月17日,黄陂区COVID-19的肺炎病例数被清除,当地政府最终赢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3月18日,按照统一安排,林瀚等152名广西医疗队成员踏上了返程。在离开的那天,当路过一个居民区时,林瀚发现一个信使哥哥远远地走了,停下来,站在路边向医疗队敬礼...

当天下午,飞机安全降落在南宁吴圩机场。当林瀚到达酒店时,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一个由她儿子童童装饰的木棉花篮。“木棉花是‘英雄之花’,爸爸是我的英雄。”童童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春已到,木棉开——一名返程医疗队员的战“疫”回眸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