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拉萨3月21日电:“没人说我们是乞丐村”——西藏拉萨德庆村扶贫纪实

新华社记者王泽珍

从拉萨市中心沿109国道向西行驶约70公里,您将到达德清区德清镇德清村。过去,它曾经是一个沙漠郊区,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村庄;过去,许多人出去乞讨,但现在每个家庭都摘下了贫穷的帽子;过去,这里的人们最大的愿望是饱餐一顿,但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

“没人再说我们是乞丐村了”——西藏拉萨德庆村脱贫记

64岁的郎杰是德清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德清村从乞丐村走向富裕的历程。“我们的村子过去是个有名的村子。村里最多有近七成的人出去乞讨,我也当过乞丐。”回想起过去,郎杰咂了咂嘴,思绪回到了过去。一间土坯房和几亩薄地是郎杰家的全部财产。生活如此紧张,以至于他们经常不得不在拉萨乞讨。

“没人再说我们是乞丐村了”——西藏拉萨德庆村脱贫记

“当时,我们乞求的定居点现在就在拉萨团结新村附近。我们住在破布做的帐篷里,我们用一些废纸和塑料来烧火取暖。花了五六天时间才弄来一个小包,刚好够我们一家人吃的。”郎杰说:“我每次想吃东西都用帽子遮住脸,太丢人了。”

“没人再说我们是乞丐村了”——西藏拉萨德庆村脱贫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清村的许多人选择乞讨为生。在每年收获自己的土地后,他们锁上门,出去乞讨,离开半年。被毁坏的村庄和贫穷的村民是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乞丐村”。

三十年的河东,三十年的河西,如今漫步在德清村,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一排排藏式的白墙红瓦小房子,笔直的水泥路覆盖着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明亮的路灯依次沿着村庄的道路蔓延,大规模的绿化工程如火如荼。与之前崎岖不平的土路和破旧的泥房相比,这些变化是惊人的。

“没人再说我们是乞丐村了”——西藏拉萨德庆村脱贫记

德清村第一书记曾仁敦珠说:“现在没人说我们是乞丐村了。几乎没有懒惰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出去工作和做生意。懒惰的人会被村民嘲笑。“2017年,德清村正式脱贫,脱帽致敬,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2000元。过去,“乞丐村”完全摘下了它的穷帽子。

“没人再说我们是乞丐村了”——西藏拉萨德庆村脱贫记

近年来,德清村的村民已经开始运输。全村有大型机械车辆50辆,运输车辆62辆,小型农用车130多辆,工程收入约占村民总收入的60%。此外,德清镇的农业种植和其他项目也吸引了德清村的21名村民到附近工作。同时,土地转让所得的租金也给人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双丰收”。

“没人再说我们是乞丐村了”——西藏拉萨德庆村脱贫记

扎西平措当年也是个乞丐,现在成了村里的富翁。扎西平措和他的儿子开着两辆自卸卡车进行运输,通过承担在建筑工地上拉土和拉渣的项目,他们一年可以赚到大约17万元。他告诉记者:“现在,只要你努力工作,努力工作,你就能过上好日子。多亏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村民们才可以在家门口赚钱。”

“没人再说我们是乞丐村了”——西藏拉萨德庆村脱贫记

反贫困斗争开始以来,德清村两个委员会严格执行了20多项惠民政策和分类扶贫政策:对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户,采取了包括低保、发放公益金等社会保障措施;对于普通贫困家庭,他们可以通过引入就业、发展技能培训和帮助村集体承担基础设施项目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没人再说我们是乞丐村了”——西藏拉萨德庆村脱贫记

德清镇党委书记洛桑次仁说:“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德清村人民走上富裕之路的关键因素。“勤劳致富,教育第一”已成为村民的普遍共识,人民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时光飞逝,昨天的苦难似乎还在眼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郎杰感叹:“我现在不想吃也不想穿。”我和妻子有医疗保险。看医生几乎不花钱。我的孙子去上学,国家支付学费。我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么好的一天?如今,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努力学习,弥补教育的“债务”,长大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没人再说我们是乞丐村了”——西藏拉萨德庆村脱贫记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