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4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纽约再次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领先。世界十大金融中心的排名顺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港”前三名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东京取代了原来的“采花”香港,上海的排名上升了一位,排在第四位。
3月26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和英国智库z/yen Group联合编制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世界十大金融中心的排名顺序发生了很大变化,依次是纽约、伦敦、东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旧金山、日内瓦和洛杉矶。
根据最新指数,金融中心整体波动性较强,26个中心上升了10位或更多,23个中心下降了10位或更多。这反映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和相关的不稳定性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也反映了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性,这可以从西欧金融中心地位的上升和棕色金融的变化趋势(即碳排放高且容易引发气候风险的经济活动,这与绿色金融的性质相反)中看出。
该指数显示了几个特征:
1.“纽兰港”前三名的格局已经被打破,新加坡已经跌至世界第五位。
东京和上海分别上升了三位和一位,分别位居世界第三和第四。旧金山、日内瓦和洛杉矶分别进入前十名,而深圳、迪拜和悉尼则没有进入前十名。与前期相比,纽约、伦敦和北京的排名没有变化。中国香港首次位居世界第六。
其次,前十大金融中心的得分普遍下降。
受英国退出欧盟、中美贸易摩擦、全球金融不稳定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十大金融中心中,除日内瓦外,其他中心的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香港和伦敦的得分降幅最大,分别为34分和31分。纽约、上海和新加坡的得分也大幅下降,分别为21分、21分和24分。伦敦和纽约的分数差距正在扩大,而与东京和上海的分数差距进一步缩小至1分。在世界顶级金融中心的得分普遍下降的背景下,金融中心之间的差距也与前一时期相比有所缩小。
第三,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与欧美金融中心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多年来,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长期上升趋势一直在持续。该地区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在整体指数中位列前十。然而,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亚太地区15个金融中心有所下降,10个有所上升,这反映出受访者对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缺乏信心。
相比之下,西欧金融中心的排名上升了23位,而排名仅下降了5位,北美11个金融中心中有3个进入了世界前十名。尽管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平均得分仍高于西欧和北美,但与前一时期相比差距有所缩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东欧和中亚表现最强,12个金融中心得分上升,只有两个金融中心得分下降。
第四,中美两国在金融科技方面有突出的优势。
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再次被引入金融技术排名,以展示金融中心在金融技术领域的投资和发展情况。根据该报告,纽约在金融技术领域排名第一,而北京和上海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排名前15位的金融中心中有10个来自中国和美国,这反映了两国对金融技术的重视和国际金融界的普遍认可。
5.mainland China金融中心的表现是分化的。
本期榜单中,mainland China共有10个金融中心城市上榜,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位列全球前20名。其他六个内地金融中心的得分和排名相对较低。成都在世界上排名第74位,并且保持稳定,而杭州、青岛、天津、南京和大连排名大约在第100位。这反映出国际金融从业者对这些城市的发展知之甚少,也没有给出很高的主观得分,这影响了整体得分和排名。今后,有必要加强金融中心的国际推广。
尚未达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200份有效问卷要求的金融中心被列为“备选金融中心”,武汉被列为备选金融中心。青岛被认为是未来两到三年内第一个有显著发展的金融中心。
z/yen指数部门主管迈克沃德尔(Mike wardle)对《国际金融新闻》(International Finance News)表示,最新的指数统计数据是在2019年12月整理出来的,因此新的冠状病毒扩散的影响没有包括在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对金融中心影响的数据。
“我们没有看到疫情降低人们对金融中心信心的证据,但政府的应对能力可能会影响金融中心的表现。”迈克·沃德尔说。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每年分别在3月和9月更新一次。该指数从商业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和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评估和排名。共有108家金融中心进入了该指数的榜单。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纽伦港”三强格局被打破 上海第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