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38字,读完约9分钟
3月27日,领先的房地产公司碧桂园(02007,hk)递交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2019年,碧桂园实现总收入4859.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8.2%;毛利12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增长26.1%。
同一天,碧桂园召开2019年度业绩在线会议,碧桂园总裁莫斌、执行副总裁程光宇、首席财务官、副总裁吴碧君出席。
COVID-19肺炎疫情对住宅企业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公司今年2月份的整体销售和武汉的项目交付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自3月份以来,销售情况已基本恢复。“我相信中国市场是巨大的,特别是城市化有着巨大的空空间,我希望在未来三个季度通过努力实现年度目标”。
与此同时,受今年2月以来COVID-19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房地产企业都进行了打折和促销。碧桂园执行副总裁程光宇表示,碧桂园目前没有全国性的降价促销计划。
对于未来的房地产走势,莫斌表示,中国“无房无炒”的主调并未改变,但城市化势不可挡,因此集团对未来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销售规模和利润翻倍增长
面对2019年房地产的持续调控,碧桂园的业绩依然光明。
年报显示,2019年,碧桂园实现合同销售总额约5522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0%和15.2%,销售规模继续引领行业。
据悉,自2018年7月起,碧桂园只发布股权销售数据,不再发布全面销售数据。目前,住房企业一般全面披露其业绩,包括集团的所有项目以及其业绩中的合资企业和附属公司,无论它们是否在交易以及实际的股份比例。与全规模销售相比,股权销售是企业按照项目份额比例应占的销售,剔除“水分”后的数据更能真实地反映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
在财务指标方面,碧桂园也保持了行业第一梯队的水平。
数据显示,碧桂园2019年实现总收入约4859.1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97.8%来自房地产销售,2.2%来自建筑及其他分支机构;实现利润总额12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约612亿元,同比增长26.1%;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395.5亿元,同比增长14.2%;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401.24亿元,同比增长17.6%。
根据视点指数研究所3月份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前10名名单,碧桂园的盈利能力最高。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税前利息收入超过97%的候选房企、净资产收益率超过91%的房企、返利后净利润超过近100%的房企。
现金余额达到新高,金融稳定
在去年房地产调控不断深化和住房融资全面收紧的背景下,碧桂园是业内少数既有规模增长又有债务管控的企业之一。
在规模和利润增加的同时,碧桂园的现金流继续改善。根据2019年年报,碧桂园股权出售的现金回报约为5301亿元,股权出售的回报率高达96%。
在行业资金持续紧缩的背景下,碧桂园自2016年以来第四次实现了年末正净经营现金流,达到146.7亿元。在民营上市房地产企业中,只有碧桂园、龙湖等少数公司能够实现连续几年的正净经营现金流。
关于今年的回报率目标,碧桂园副总裁吴碧君表示,回报率仍与去年持平。“由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相对宽松稳定,碧桂园的融资渠道较多,所以不受影响。碧桂园今年将把销售回报和现金回报作为公司的重要考核指标。”
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的计息负债总额为3696亿元(包括银行及其他贷款、优先票据、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其中一年内偿还的短期计息债务约为1163亿元,占计息负债总额的31%。可以看出,一年内到期的短期有息债务远远低于可用现金余额,覆盖2.3倍。
此外,碧桂园的净贷款率为46.3%,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自2007年上市以来,碧桂园已连续12年将净贷款率保持在70%的红线以下。
土地储备可以说是支持住宅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弹药”。在土地储备方面,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项目已遍布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地级市,股权可交易资源约24,181亿元,其中73%的股权位于中国五大城市群。
碧桂园创始人兼董事长杨国强表示:“城市化仍在进行中。郊野公园以其广阔而均衡的土地布局,证明了坚持城市化道路所带来的竞争力,并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杨国强曾多次强调“看好五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面对100强房地产企业投资重心向二线城市倾斜的趋势,碧桂园依然坚守三线、四线主战场,力争从一线城市向五线城市均衡布局。
疫情影响了恢复,超过95%的建筑工地恢复了工作
今年1月下旬,COVID-19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房地产企业纷纷关闭售楼处,项目建设也停滞不前。房地产行业在短期内受到冲击,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显示,2020年2月,碧桂园实现归属于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209.2亿元,同比下降49.97%,归属于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2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43%。
在3月27日的绩效会议上,碧桂园的管理人员没有回避疫情的焦点。
莫斌说,碧桂园正在努力恢复COVID-19的肺炎影响。“公司今年2月份的整体销售有一定的影响,但3月份以来的销售情况已经基本恢复,每天的网上全量销售都在6亿元左右。”
据报道,目前碧桂园97%的销售中心已经复工,95.2%的建筑工地已经复工。
在回答疫情是否会对分娩产生影响的问题时,莫斌表示,疫情对分娩的影响主要在湖北,大约有5000台可能会延迟分娩,但政府政策给了空空间,基本上不会长时间延迟,大约两个月就可以退货。鉴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碧桂园还将做两个准备,首先,它将确保稳定的现金流。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碧桂园也有着坚定的判断。在新闻发布会上,莫斌表示,中国“无房无炒”的主调并未改变,但城市化不可阻挡,因此集团对市场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相信凭借全国广泛均衡的布局和准确科学的投资策略,集团能够实现全周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做强做大。
莫斌表示,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的销售收入和未结转收入(不含增值税)达到7158亿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未来两三年业绩的稳定增长。
面对行业销售困境,许多房地产企业今年年初出现了降价促销的现象。碧桂园对房价的判断是什么,它会和谁一起降价?
程光宇表示,房价主要是供求关系和政策决定的,目前正处于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的阶段。他强调,需求是滞后的,1月和2月,包括春节和季节,加上疫情,也有影响的商品和建设的推广。在供需双方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价格没有下降趋势,供求关系没有明显变化。
程光宇解释说,2020年1月和2月的平均销售价格与去年相比有所上升,3月份好于预期。因此,碧桂园目前没有全国性的降价促销计划。
多元化寻求“给老虎添翅膀”
事实上,与其他房地产企业类似,碧桂园近年来也进入了机器人业务和现代农业,寻求多元化发展。
2019年初,碧桂园明确提出未来的三大重点业务是房地产、机器人和现代农业,并提出了碧桂园“为全球创造更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企业”的新定位。
对于新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系,莫斌认为新业务是围绕主营业务展开的,主营业务是老虎,新业务是翅膀。老虎插上翅膀后更加强大,也就是说,关系更加强大。莫斌强调:“对新业务的投资是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投资,或选择有利于主营业务的领域来发展新业务。”
在机器人方面,据了解,一些施工机器人已经进入施工现场测试阶段,多种类型的餐饮机器人已经投入商业使用,如在疫情期间免费捐赠给武汉的陶罐大米机器人和在顺德开设的机器人餐厅。
根据碧桂园提供的数据,建筑机器人有50个产品正在研究中,32个项目已经投入现场测试;医疗机器人正在研究5种产品,开始1项注册申报,并进入1项临床试验阶段;餐饮机器人正在研究80种产品,完成61个原型;有31个核心组件和软件正在研究中,其中一些是小批量生产的。
2019年,碧桂园机器人业务的R&D年度费用约为19.7亿元。莫斌透露:“我希望明年这个时候建筑机器人能够进入部分量产,希望能尽快实现产业化。”
在农业方面,碧桂园半个月前刚刚宣布将以3亿元收购华大农业80%的股权,打造一个科学、平台、国际化的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
据韩毅智库称,碧桂园选择农业和机器人作为切入点,不仅因为它看到了自己的市场空空间,还因为它可以与房地产行业合作打造整个产业链,形成内生增长势头,帮助公司平稳经济周期风险,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销售已基本恢复 对房地产谨慎乐观!碧桂园2019年净赚600亿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