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7字,读完约3分钟
6月21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了一系列省(区、市)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在北疆共建美丽风景线的情况。
会上,一名记者问:内蒙古有草原、森林和沙漠。它的生态功能对整个国家非常重要。然而,作为一个边境欠发达地区,它迫切需要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请问内蒙古将如何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找到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优质发展新路,既符合战略定位,又体现内蒙古特色?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继恒说,谈到内蒙古,首先想到的是辽阔的草原。保护内蒙古的草原、森林、湖泊和湿地,治理这里的沙漠,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今年4月下旬召开的自治区十届九中全会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并通过了一项决定,提出要坚决避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不要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不要污染国内生产总值,不要简单地在工业、结构和速度上与东部地区竞争。
李继恒介绍说,内蒙古确实面临着发展和保护的双重压力。从表面上看,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但从根本上说,两者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因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内蒙古想要的发展必须是绿色和高质量的。鄂尔多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鄂尔多斯大量农牧业人口迁移到城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不再在土壤中挖掘食物,土地和牧场得以恢复。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荣获国家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并被选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之一。库布齐沙漠生态管理区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实现了美与发展的双赢。
李继恒指出,对于内蒙古来说,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确保国家能源资源的战略安全,又要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的确是压力重重、困难重重,但并非不可能。内蒙古将坚持保护在发展中,发展在保护中,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是构建生态空格局,科学划定和严格遵守三带三线,确保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和城镇化不越界、不越界。
二是培育绿色产业体系,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新兴产业,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第三是创建生态管理模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管理,突出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恢复工程。全面实施草畜平衡、禁牧、停牧、轮牧等制度。加强荒漠化和荒漠化土地的管理,控制河源区水土保持和重点流域水土流失,实现无砂无灾、无水土流失、不降低生态功能。
四是打赢污染防治战役,组织实施非法征用和占用草原、工业固体废物控制、分散污染企业控制、绿色矿山改造、绿色公园建设等专项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护战,加大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和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内蒙古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人民更幸福。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形成支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体系。管理者应该被引导,意识到他们的责任并有约束。保护者不应遭受损失、利益和利益。破坏者应该付出代价,承担代价并受到惩罚。
编者:王新景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李继恒:内蒙古不应该污染其国内生产总值。它不应简单地在产业、具体结构和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