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80字,读完约1分钟

中央台新闻(新闻联播):下面有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校区心内科副主任雷。疫情爆发后,他冲到了防疫的第一线;病房关闭后,他加入了医院的多学科联合咨询小组。他说病人在哪里,柱子就在哪里。

心脏科副主任·雷(音译)正戴着一台便携式心脏事件记录仪,为一名81岁的重症肺炎患者(COVID-19)记录心脏事件。

目前,李煜镭所在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校区仍有几十名这样的病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老,有许多基本疾病。针对这一特点,医院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李煜镭和团队主要负责提前对患者进行心血管评估,从而及时制定政策,这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一线抗疫群英谱】余锂镭:患者在哪儿 岗位就在哪儿

病人在哪里,柱子就在哪里。自疫情爆发以来,李煜·镭带领心血管内科的19名党员和71名医务人员迅速展开了斗争。起初,防护服供不应求,支部的党员们共同达成了一个规则:党员和入党的积极分子进入污染区进行巡视。省医疗队到达后,考虑到病人治疗的连续性,李煜·镭和他的同事选择了整个系统留下来,继续保护病人。

【一线抗疫群英谱】余锂镭:患者在哪儿 岗位就在哪儿

在70多天的战斗中,90名病人在李煜·镭最初所在的第21病房接受了治疗,实现了零死亡。现在,随着疫情持续好转,这个病房已经关闭。然而,李煜和镭没有休息。他加入了医院的多学科联合咨询小组。现在,他必须在一周内咨询30多名患有心血管异常的重症患者,并对他们进行心脏评估和监测。同时,他还通过视频采访与外国同行分享了自己的防疫经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一线抗疫群英谱】余锂镭:患者在哪儿 岗位就在哪儿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