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开罗4月16日电:欠发达地区的防疫工作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

新华社记者吴忠民·王晓鹏

截至16日,全球已有超过200万例确诊病例和13万例死亡病例。在冰冷的数字背后,有生动的生活经历,痛苦甚至消逝,这是令人痛心的。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不发达地区和卫生保健系统脆弱的国家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疫情的重灾区。目前,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非洲、亚洲一些人口密度高的国家、中东的叙利亚难民营以及戴着面具作战的利比亚和也门都报告了COVID-19的确诊病例。这些地区人口密度高,贫困人口基数大,医疗条件和能力不足,防疫难度大。

新华国际时评:欠发达地区防疫需国际社会雪中送炭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指出,人类应对COVID-19疫情的能力和成功最终取决于世界上最薄弱的医疗系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欠发达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虽然这些国家报告的确诊病例在全球统计中微不足道,但绝不能掉以轻心。确诊病例数量少的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缺乏必要的检测能力,无法准确呈现疫情。例如,饱受战争蹂躏的阿富汗只完成了1800多项新的冠状病毒检测,其中200多项呈阳性。如此少量的测试和如此高的诊断率已经足够令人担忧了。

新华国际时评:欠发达地区防疫需国际社会雪中送炭

就治疗而言,这些国家缺乏医疗资源。在安哥拉、莫桑比克、马里和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可以用来治疗COVID-19肺炎的重症监护病床。拥有470万人口的利比里亚只有一台呼吸机;在苏丹,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新华国际时评:欠发达地区防疫需国际社会雪中送炭

欠发达国家的特殊情况使其防疫和控制面临一些特殊困难。经过初步探索,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个人防护方法——勤洗手、戴口罩、脚踏实地、保持社会距离等。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并不容易实施。例如,非洲缺水,这使得一些地方很难经常洗手;医用口罩的价格超过了叙利亚难民的每日配给量;对于一些国家的大量小时工来说,“手停”意味着“嘴停”——“停薪留职”可能意味着失去收入来源;对于那些住在贫民窟的拥挤人群来说,保持社会距离更是无望...

新华国际时评:欠发达地区防疫需国际社会雪中送炭

目前,虽然这些国家的政府高度重视COVID-19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而且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诸如城市关闭和宵禁等积极措施来应对,但是城市的关闭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停滞、失业率的急剧上升,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尤为严重。政府在拯救生命和维持经济之间进退两难。

新华国际时评:欠发达地区防疫需国际社会雪中送炭

没有人住在孤岛上。面对这一人类公共卫生危机,如果不能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及时抗击这一流行病,世界将面临新的问题。

虽然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抗疫的压力,但国际社会向这些医疗系统最脆弱的国家提供援助是极其紧迫的。无论是分享抗击疫情的经验、提供物质援助、派遣医疗专家小组、减少贫穷国家的债务、提供金融贷款支持,还是在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说服和平和促进谈判、停火和制止暴力,都有必要防止疫情对这些脆弱国家产生全面影响。

新华国际时评:欠发达地区防疫需国际社会雪中送炭

日前,中国政府决定向埃塞俄比亚和布基纳法索派遣防疫医学专家组,与两国医疗卫生机构分享和交流防疫经验,提供防疫指导和技术咨询,体现了共命运的国际责任。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最近发表声明说,它将努力解决全球市场失灵的问题,并确保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能够公平分配基本医疗材料和设备。

新华国际时评:欠发达地区防疫需国际社会雪中送炭

世界上有200万确诊病例,因此控制疫情和保护生命是当务之急。在全球化时代,所有国家的命运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守望相助,帮助不发达国家抗击疫情,弥补不足,巩固薄弱环节,才能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新华国际时评:欠发达地区防疫需国际社会雪中送炭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