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上海4月18日电:孝顺的警察将肝脏捐献给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脏婴儿”

新华社“中国网”记者朱

上海警察李31年来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春天,他一直在基层忙着抗击疫情。4月初,李的母亲因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昏迷,急需肝移植。比赛结束后,李决定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肝脏来救自己的母亲。现在,手术已经成功完成,但是李仍然没有告诉她母亲她捐献了大部分肝脏。在他看来,“儿子救母亲是一种本能反应,一切都是值得的。”

孝警捐肝 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宝贝”

毫不犹豫地捐献肝脏,拯救母亲

李是上海市青浦区公安局霞阳派出所所长。春节过后,他一直忙于在基层抗击疫情。4月1日晚上,他接到母亲的电话,说胆囊的位置有点不舒服。本来,我妈以为没去医院是个小问题,可是李坚持要带她去医院检查。之后,妈妈在医院打点滴,李和跑来跑去照顾妈妈。但是第二天晚上,我叔叔突然打电话给李,告诉他他妈妈在家不太好。原来我妈妈怕耽误李的工作,所以她把自己的不适告诉了我叔叔。

孝警捐肝 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宝贝”

李赶紧打了120把他妈妈送到医院。经检查,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症状逐渐加重。4月4日,她的母亲病情恶化,陷入昏迷。她被转移到上海仁济医院,并得到了病危通知。医生说母亲们迫切需要肝移植来挽救她们的生命。考虑到时间问题,他们只能在亲属之间进行匹配测试,他们的年龄应该在55岁以下。经过测试,和他的叔叔李可以配他们的肝脏。

孝警捐肝 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宝贝”

“测试结果已经等了一天了,那一天的每一秒都在煎熬,我担心结果会不匹配。”李回忆说,结果出来后,他没有给叔叔说话的机会,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捐出自己的肝脏来救自己的母亲。李对说:“如果移植一半以上的肝脏可以挽救母亲,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孝警捐肝 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宝贝”

紧张的术前准备工作很快完成了。在从家里到医院的路上,他的妻子李一直陪着,忍不住哭了。李心里明白,妻子支持他救母亲的决定,但又情不自禁地为他的身体感到难过。

把大部分肝脏捐赠给我母亲

手术于4月5日上午6: 00开始,供体手术持续6小时,受体手术持续9小时。据上海仁济医院介绍,李捐献了约800克肝脏,相当于他原来肝脏的60%和受者体重的1.35%。

操作已成功完成。当李手术后第一次去看望母亲时,母亲吃力地问他:“你最近怎么样?”李赶紧答道:“家里一切都好,你放心吧。我忙于工作。两天前我没来看你。我最近抽空烟的时候会过来的。”李不想让妈妈多疑,担心自己,所以她决定等妈妈康复回家后再告诉她发生了什么。

孝警捐肝 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宝贝”

捐献超过一半的肝脏将不可避免地对你的健康产生影响。李对很乐观。他说手术后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好。“短期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但我毕竟还年轻,才31岁。以后多加注意,应该能提高它。”

同事之间也相互尊重

李手术后,单位领导和同事也前来吊唁。派出所的兄弟俩还故意错开服务安排,每天自发地轮流照顾李,这让他很感动。在同事们的眼里,李不仅在所有美德中实践了“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而且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善待他人,甚至被誉为“第一流的人”。

孝警捐肝 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宝贝”

李的办案民警队伍很忙。之前,队员小马接到一个电话,说他的女儿生病了,但他被分配了交通管制的任务。没等小马说话,李就穿上了整套装备。“哥哥,我要去交通管制,这样你就放心了。”。像“顶班”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班里的同事都笑着把李叫做一个旋转陀螺。

孝警捐肝 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宝贝”

在抗击疫情期间,派出所人手不足,李主动请缨担任值班长,并在值班序列中加入了他带领的办案民警队伍,减轻了同事的值班压力。元旦第四天,李一行参加了在药店销售假面具案的侦破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及时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健康安全。

孝警捐肝 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宝贝”

这个春天对李来说是难忘的。他一直很感激家人和同事的关心,也很高兴自己能救回母亲。他的故事鼓舞了更多的人,网民们称赞他是上海话中的“上海楷模”,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孝警捐肝 母亲成为儿子的“新肝宝贝”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