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9字,读完约3分钟

猪肉价格一再提高cpi,触动消费者神经,但最终还是下跌了。此外,这一次是连续n次下降。

根据最新数据,肉类价格已经连续九年下降。自2月12日达到每公斤51.18元以来,瘦肉型白条猪的出厂价已连续9周下跌;截至4月16日,猪肉价格已降至每公斤43.38元,降幅高达每公斤7.8元。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洪阳在谈到肉类价格下降时表示,“这是一个很大的下降。”

如果你少买肉多卖肉,价格能不降吗

过去,“向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现在“向下”不断。尽管生猪价格仍处于高位,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吃肉的曙光。

有些朋友忍不住问:“幸福来得这么突然吗?”

事实上,原因很简单。猪肉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的影响。现在市场供求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买肉的人少了!

第一季度恰逢春节假期,这是猪肉消费的高峰期。然而,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响,餐饮业跌至谷底,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46.8%。结果,餐饮业对猪肉的需求急剧下降,这直接导致了生猪价格的“下跌”。

不仅如此,每个人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6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下降了3.9%。如果你挣得少,你能花得多吗?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082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下降了12.5%——与收入和支出相比,猪肉太贵了,所以还是吃素为好。

猪肉迎“9连降” 未来价格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肉越来越多了!

随着疫情的好转,全国生猪生产能力不断恢复。3月份,可育母猪存栏量连续6个月增加,增幅为2.8%;新生仔猪连续两个月增加,增幅为7.3%;生猪存栏量也连续两个月增长,环比增长3.6%。

不仅库存增加了,而且大型白条猪的市场容量也呈现出很高的趋势。以前,一些农民不愿意出售,猪的积压太长。然而,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和养殖成本的增加,农民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下降。结果,大量白条猪同时上市,这进一步降低了猪肉价格。

猪肉迎“9连降” 未来价格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好消息是,未来猪肉价格的下行波动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餐饮消费不再火爆,消费者更加理性,生猪生产逐渐恢复,中央政府不时将储备冻肉投放市场,“二师兄”的价值终于开始贬值。未来,猪肉价格会继续“降温”,还是会触底反弹?

对此,专家表示,即使是“连续九年下跌”,生猪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依然明显。与此同时,猪肉市场的趋势并没有逆转,价格的下行通道也没有完全打开。

首先,生猪供应仍然普遍紧张。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2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为2341.43万头,同比下降37.2%。此外,春季是补充的高峰期,因此屠宰节奏将会放缓,生猪供应总体上仍然紧张。

猪肉迎“9连降” 未来价格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消费的恢复将导致生猪价格的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餐饮业将逐步回升,群体消费和出境消费有望逐步恢复,全国生猪价格可能在4月下旬呈现稳定趋势。

然而,从长远来看,在去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后,中国许多地区出台了鼓励农民养猪的政策。在政策的推动和猪肉价格上涨的刺激下,中国生猪库存逐渐恢复。虽然还没有恢复到前几年的平均值,但生猪存栏量并不像去年那么少。

猪肉迎“9连降” 未来价格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总之,未来猪肉价格的下行波动仍是一个高概率事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黄俊义)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猪肉迎“9连降” 未来价格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