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9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网络媒体上出现了反映“学生信息泄露”、“学校就业数据欺诈”、“学校和企业以支付工资的名义向基金转移”以及“学校和企业涉嫌逃税”的帖子。
4月22日,“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再次在微信上发布声明。截至4月21日17: 00,有614名学生个人纳税记录异常,涉及83家企业。其中,有22家企业员工人数超过3人,可能利用信息进行欺诈,虚报工资。以上涉及的企业都不是我校学生的就业单位,学生“就业”没有问题。
目前,我校已向辖区公安税务部门举报了学生信息泄露和涉案企业虚报工资的情况,公安税务部门也参与了调查。一些企业已经主动澄清事实,并向我们学校发出了道歉声明,大多数学生获得工资的情况已经被废除。
全文如下:
最近,网络媒体上出现了反映“学生信息泄露”、“学校就业数据欺诈”、“学校和企业以支付工资的名义向基金转移”以及“学校和企业涉嫌逃税”的帖子。4月19日,我们学校就这个问题发表了声明。经过深入调查,现声明如下:
陕西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有关情况,组织有关部门与学校一起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核查。据初步调查,截至4月21日17时,有614名学生个人纳税记录异常,涉及83家企业。其中,有22家企业员工人数超过3人,可能利用信息进行欺诈,虚报工资。以上涉及的企业都不是我校学生的就业单位,学生“就业”没有问题。
目前,我校已向辖区公安税务部门举报了学生信息泄露和涉案企业虚报工资的情况,公安税务部门也参与了调查。一些企业已经主动澄清事实,并向我们学校发出了道歉声明,大多数学生获得工资的情况已经被废除。
近年来,我校始终把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就业合同“四不准”的要求,每年对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合同和统计工作进行检查,对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进行逐一审核,通过毕业生面试和回访用人单位进行严格核实。 及时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和纠正,确保毕业生的就业合同和统计数据客观准确。 同时,我们也提醒教师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和使用。
下一步,我校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学生信息泄露渠道的追踪工作,通过税务机关制止相关企业的非法活动,尽快“清除”学生的虚假信息,进一步加强学生信息安全管理,切实保护学生权益,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2020年4月22日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高校学生“被发工资”614人纳税记录异常 公安、税务介入调查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