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69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协调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安徽省农业厅厅长、省农业厅厅长卢仕仁介绍了稳定农业基础板块、夯实农业、农村、农民基础、压残压残等相关情况。如果后期天气状况正常,预计夏季谷物将连续收获17次。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省农业和农村事务厅厅长卢仕仁发布了这条消息。(吴摄)
卢仕仁说,今年以来,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部署,全面规划了农业和农村的传染病防治和各项工作。主要农产品供应稳定,涉农企业全面恢复经营和生产,粮食高产苗种基本形成,三农补短板工作基本完成。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进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恢复正常,为安徽经济社会整体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报道,安徽省已将今年安徽省1.0931亿亩粮食和810.8亿公斤粮食的国家任务下放到市县,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省级统筹基金9037.5万元用于恢复早稻生产。
同时,该组织绘制了全国首幅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地图,覆盖了307个万亩以上的单品种种植单元,实现了按地图种植小麦,为实现单品种单季收获和优质小麦销售价格提供了信息平台。
在稳定粮袋的同时,安徽还没有放松生产菜篮子产品的努力。今年一季度,安徽蔬菜产量373.4万吨,同比增长3.6%,肉类产量70.5万吨,同比下降18.2%,禽蛋产量34.4万吨,同比增长9.8%,牛奶产量7.4万吨,同比增长9.6%,水产品产量69.7万吨,同比增长0.4%。同时,生猪生产能力稳步恢复。目前,生猪压栏、家禽压棚、鱼压池、蔬菜压场四大压力问题已基本解决,全省农产品价格已逐步恢复正常水平。
鉴于工作和生产的恢复。安徽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建立了部门级干部联系服务系统。八名厅级干部和16个部门(站)的主要负责人联系并服务了16个城市。进入园区和企业将获得四项免费服务和一项服务。全省农业和农村系统协调解决了1600多个各种问题。安徽省农业厅针对企业融资和贷款问题,分14批向银行和部门推荐了18418个农业经营主体(包括14337个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目前,2248家农业经营实体新增贷款47.31亿元,2106家农业经营实体新增贷款40.84亿元。后续的支撑效果将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的短板填补工作稳步开展。截至一季度末,2019年安徽省38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达到73.7%,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前期工作正在扎实开展。79个畜禽粪便回收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覆盖75%的县(市、区)。
新闻发布会现场。(吴摄)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三次革命和行动进展顺利。目前,美丽农村已建成并在建的中心村有8290个,覆盖全省82.9%以上的中心村。四条优良农村公路开工6375公里,占规划总里程的63.7%,竣工1182公里,投资16.7亿元。农村饮用水安全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已经完成。农村地区的4G电话基站覆盖了15,000多个村庄。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000多个,覆盖率达到84%。
数据显示,安徽省农村居民第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56元,同比增长2.7%。总额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5元,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个百分点。
卢仕仁说,下一步,安徽要做好正常防疫条件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确保小康年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确保农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以上,确保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突出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搞好早稻生产,坚决打赢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硬仗,确保夏粮高产丰收。推进规模化养猪、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和冷却肉市场转型升级。我们将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确保生猪生产能力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
第二,我们应该突出通过特殊的农业产业来帮助穷人。实施工业扶贫到户工程,大力提高“四带一业”扶贫组织化水平,推进“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发展,抓好农业特色产业保险,把消除贫困和农村振兴有效结合起来。
另一个是专注于丰富农村产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批工程,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培育1000多种新的三产品和一种标准农产品,建成三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新园区和10个产值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业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建设。
同时,应特别注意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和行动,实施农村厕所改革和垃圾回收等民生工程,改造32万多个卫生厕所,在美丽农村建设700多个新的省级中心村。确保完成38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现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
在农村改革方面,到今年10月底,我们将高质量地完成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深化“三个转变”改革,力争实现60%以上的“三个转变”改造村。稳步谨慎推进宅基地改革。积极推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大力开展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养。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安徽夏粮有望实现“十七年繁荣”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