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1字,读完约7分钟

长江自东向西,在马鞍山向北。诗人李白的著名诗篇《天门》中断了楚江的开通,清澈的河水向东流至此处。它描绘了长江马鞍山段的壮丽景色。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美丽的清洁水绿色产业长江(安徽)经济带的部署要求,开展“三大一强”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了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为建设清洁水、绿色产业的美丽长江经济带留下了宝贵的马鞍山模式。

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整改入手,坚定不移地提高地位,精确实施科学改革,类比推进综合改革,强化改革责任。马鞍山是一个滨江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没有生态优先就没有铅。中共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为马鞍山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在长江生态环境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想出了一个秘方。

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发布了这条消息。吴摄

明确生态用地和智慧城市的新发展目标

作为资源型城市,马鞍山的发展经历了先采矿,后城市,再到马鞍山先生的生后生活的过程。沿江产业布局密集,产业结构重,污染排放相对较大。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检查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告影片指出了许多问题。

张岳峰指出,环境保护的本质是一个工业问题。工业发展的质量决定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生态环境管理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民生工程。环境管理应与增强人们的准入意识、产业升级和建设一个拥有清洁水和绿色产业的美丽长江经济带相结合。

环境治理的力度很大,工业治理的力度也很大。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环境治理和产业升级。结果,马鞍山找到了通过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方法。

在2018年7月召开的马鞍山市委九届七中全会上,马鞍山市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推进新时期优质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建设生态优势和智慧名城的目标。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坚决不走粗放利用、牺牲环境的老路。在产业转型方面,我们将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融合,走绿色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在推进治理工作中,马鞍山用环保整顿强制产业转型。在中央和省级环保检查员东风的帮助下,153个非法码头和22个船舶建造和修理企业被拆除,684个分散污染企业被修复,62个固体废物堆放场被清理。这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还为高质量的工业项目开发腾出了0+的空间。它不仅影响了开发速度,而且提高了开发质量。2019年,马鞍山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长江生态环境管理中的“马鞍山实践”

严格执法,铁腕控制污染。自2018年以来,马鞍山市共办理环境资源刑事案件4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79项,起到了震慑作用。在执法过程中,既强调污染控制的力度,又强调人性的温度。一方面,企业被依法约谈、监督和关闭。给企业足够的整改时间,坚决避免一刀切。与此同时,为了促进企业做好环境整治工作,政府采取了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广环境家政,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发现和解决问题。目前,已有69家企业被免费诊断出环境问题,并提出了117项技术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对干部采取三个步骤:面谈、训诫谈话和纪律处分。

长江生态环境管理中的“马鞍山实践”

中共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圆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吴摄

根据自然肌理进行生态修复,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张岳峰说,长江流经马鞍山市,第一条河两岸海岸线长达79公里,港口岸线资源丰富。马鞍山港是长江的门户港,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郑浦港是安徽省北部唯一一个万吨级深水港。同时,长江断裂带在马鞍山地区创造了丰富的铁矿资源。便利的航运条件和丰富的铁矿资源是马鞍山市诞生和发展的基础。

与此同时,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处于压倒性的位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视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发展和民生。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按照自然肌理实施生态恢复,不搞大拆大建,过度整治。在长江东岸23公里的综合整治中,我们注重利用当地树种恢复绿色,保留了部分码头设施作为观景台,保留了部分厂房作为管理用房,保留了杨树林、芦苇沼泽等生态湿地,建设了生态滨江湿地公园。这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成本更低。它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热门场所。张岳峰说。

长江生态环境管理中的“马鞍山实践”

不仅如此,还将建设生态滨江湿地公园,加快长江生态走廊建设,加强防护林和湿地保护建设,完成13000亩造林绿化,退渔还水1662亩,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马鞍山在长江东岸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生态价值转型,整合沿线蔡士奇景区、薛家洼、陈家伟、太白花岛等文化旅游资源,引进大型强势文化旅游群体,开展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经营,加快沿江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探索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张岳峰表示,要坚持保护和恢复长江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四季挖巢、三季植树,一件接一件,年复一年,彻底解决江边看不见河、没有亲水性的问题,让滨江公园一段一段地延续下去。要进一步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优质发展,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可复制、可复制和可复制的经验,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长江生态环境管理中的“马鞍山实践”

多方合作与保护河流清水的精确策略

张岳峰指出,促进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环境治理需要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政府层面,要严格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机制,落实专人、专责、专班攻关,建立市领导定期调度、暗访监督、责任保证机制,实行部门协调联动。除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该市还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取得了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的丰收。

张岳峰说,环境治理应该遵循科学规律。为了促进企业做好环境改善工作,马鞍山依靠权威机构和社会层面的专家团队的力量。与南京环境保护研究所和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保护研究所合作,促进园区环保内务管理,提供企业废水废气排放实时监测、空气污染综合监测、入长江排污口调查等专业服务,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许被聘为首席治水专家。按照源头控制、流域控制、综合控制和精细控制的思路,开展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污水处理厂达标扩容等工作。以综合的方式进行推广。我们将与三峡集团、中冶华天等中央企业合作,探索技术+资金+运营维护一体化合作模式,有效破解资金和技术瓶颈。

长江生态环境管理中的“马鞍山实践”

不仅如此,马鞍山不仅保护了长江生态,还以环保整治推动产业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融合,走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马鞍山凭借其交通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产业落户。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承接台资各行业各领域转型的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它吸引了许多台商在这里投资创业,涉及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高端设备制造等领域。

长江生态环境管理中的“马鞍山实践”

马鞍山市市长方圆表示,马鞍山将进一步加强长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继续在全市建设生态客厅。加快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确保彻底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广环保管家的智慧和环保等手段开展山区综合治理,经过3年的努力,力争将其建成全国矿区生态恢复示范区和长江支流源头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

我们要注重机制创新,强化绿线思维,积极倡导绿色旅游和绿色生活,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全力为一条清洁的河流保驾护航。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继续为马鞍山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典范。张岳峰说。(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长江生态环境管理中的“马鞍山实践”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