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1字,读完约5分钟

记者|牛峰

在林中编辑| 0

5月份,食品和饮料是两市涨幅最大的行业,经常出现牛市。然而,在接近五月底的时候,本月的另一个大牛市,食品中的安奇食品,在28日星期四暴跌,并在星期五再次逆趋势大幅下跌。27日晚,一家造纸公司宣布大股东减持是股价大幅下跌的罪魁祸首。

五月食品类第一大牛股“闪崩” 中长线能否再挑大梁?

安凯食品削减公告:

来源:风

a股食品饮料板块的调味品指数环比增长超过15%,明显优于大盘和创业板。安奇食品的月度增幅最高,达到105%,超过了中聚高科技、前卫食品、恒顺醋业等“白马”,成为食品行业的“封神”。然而,安凯食品1%的降价幅度并不大,调味品价格上涨预期和公司利润预期能否实现是一个关键因素。

五月食品类第一大牛股“闪崩” 中长线能否再挑大梁?

调味品今年预计不会涨价

根据高频价格数据,以猪肉为首的农产品价格上周(5月22日那一周)继续调整,抑制了食品价格。持续了近三个月的食品价格下跌趋势并没有逆转,那么调味品价格上涨的总体预期是什么?

作为一名专业投资者,在河南郑州从事调味品品牌代理多年的景开成在接受《红色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今年调味品价格涨幅预计不高。受到更多关注的海地叶巍公司高管此前曾表示,海地产品今年不会涨价。作为其区域品牌代理商,我们在定价时也应该考虑通货膨胀。在过去,我们曾将公司的价格涨幅提高5-6个百分点,但现在我们仍然停滞不前。然而,调味品在食品中的优势是总体价格和需求更有弹性,上游原材料相对更稳定。他们不会受到动物疾病(非洲猪瘟等)的影响。)比如肉类价格,或者像大蒜这样的投机性种植引起的市场冲击。

五月食品类第一大牛股“闪崩” 中长线能否再挑大梁?

附图:主要食品价格变化统计(截至5月28日):

来源:风,证券市场红色周刊

复合调味粉产品的局限性

调味品在数千家万户的超市和厨房随处可见,但不同产品和公司之间的操作差异不容忽视,观察的关键在于细节。“事实上,调味品行业也包括许多快速发展的领域。产品能否完全到达消费者手中是一个重要因素。”景凯诚强调。以海天(以酱油为代表)为例,其产品不仅可以销售给餐饮企业,还可以到达人们的手和餐桌。“对c”的覆盖和渗透能力非常强。然而,相比之下,安奇食品(以复合调味粉为代表)的产品有这种局限性。首先,居民对产品的使用门槛并不低,如何选择和使用各种复合调味粉本来就是随机的。此外,安吉的许多业务仍是“b到b”,下游餐饮业务的选择范围更广。这导致安吉的竞争壁垒降低,拖累了关键运营指标。问题的实质是品牌忠诚度不够。

五月食品类第一大牛股“闪崩” 中长线能否再挑大梁?

官方的展望报告也强调了调味品的覆盖和渗透能力的重要性。中国食品新闻网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国调味品行业蓝皮书》指出,只有最大限度地缩短消费与生产的距离,调味品消费才能带来机遇。

预付款变更显示安奇食品

品牌忠诚度和主导地位仍然不足

调味品行业竞争激烈,但没有绝对的垄断。小公司也有一份。在基本调味品的基础上,延长了调味品产品链的长度。景凯诚认为,调味品的竞争格局远没有科技行业的竞争格局来得快,但销售到千家万户的调味品都是成品,不像许多科技公司生产的零部件,所以调味品的品牌忠诚度效应更为重要。各种调味品的顾客忠诚度完全不同。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预付款的变化是衡量关联公司品牌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预收款规模越大,公司产品的品牌忠诚度越高。根据一些内部人士的分析,安凯食品算不上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它相当平庸。短期的股价变化并不能解释公司在成长基础上的重生,从中长期来看,它明显缺乏领导者的比较优势。

五月食品类第一大牛股“闪崩” 中长线能否再挑大梁?

通过对调味品行业公司的超前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可以发现行业内领先的海天叶巍和中聚高科技也是超前最大的两家公司;莲花保健紧随其后,超越天威食品和恒顺醋业。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随着调味品健康要求的提高,味精在餐饮业的消费量下降,公司的“三个率”缺乏。近年来,安凯食品的预收账款持平,去年略高于2100万元,占期末总资产的3.36%,变化不大。

五月食品类第一大牛股“闪崩” 中长线能否再挑大梁?

表1:调味品行业公司预付款统计:

安吉在毛利率和净利润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财务指标的角度来看,“毛利率、净利润和主营业务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质量的参考指标,这与巴菲特和袁林的价值投资理论相吻合。”将企业扩张的过程比作滚雪球,毛利润就相当于一条壕沟;净利率是最重要的,就像“湿雪”,也就是可以粘在一起的雪;主营业务的增长率就像一条“轨迹”。增长率越高,轨道坡度越大。”景凯诚说道。

五月食品类第一大牛股“闪崩” 中长线能否再挑大梁?

根据调味品行业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安凯食品去年的收入增长率一度辉煌,但今年第一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相比之下,在净利率和毛利率方面还有更多的功课要做,而品牌忠诚度的缺乏导致其“轨迹”相对狭窄。相比之下,总公司的优势是明显的。除了瑞琛股份,海天叶巍、犍为食品、天威食品和中聚高科技也名列前茅。(注:调味品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度很高,所以为了做一个统一的比较,总收入用来替代主营业务收入)。

五月食品类第一大牛股“闪崩” 中长线能否再挑大梁?

表2:调味品行业公司净利率等指标统计(按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排序):

来源:风,证券市场红色周刊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五月食品类第一大牛股“闪崩” 中长线能否再挑大梁?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