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安倍)国家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总体规划(2021-2035年)11日公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和经济司司长吴晓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计划进一步突出了重要生态系统和重大项目两个“重点”,没有追求全球覆盖或全面覆盖,重点是在重大项目中建设和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系统。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布的第一个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综合计划。"规划是一项改革措施,而不是简单的工程计划."吴晓说。
吴晓说,规划坚持景观、森林、湖泊、草地系统管理的基本理念,制定综合保护和恢复措施,着力解决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分割保护和单一恢复问题,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全面提高,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该规划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突出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提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林区、北方防沙区、南方丘陵山区和沿海地带等“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国家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主要生态问题,协调好景观、森林、湖泊、草地等生态要素,部署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重点工程生态保护与恢复等9个重点工程。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重点和关注点将逐步从追求空自然生态的扩展和自然资源总量的增长,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第一,通过高质量的重大工程建设,推动自然生态系统由量变到质变。”吴晓说。
有9个主要项目和47个关键任务。如何解决输入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
自然资源部生态恢复司司长周表示,我国生态保护与恢复中存在许多历史“债务”,恢复任务十分繁重。此外,生态保护与恢复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低收益性和高项目风险性。此外,由于缺乏一些必要的激励机制,目前社会资本投资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意愿不强,政府财政投资仍然是主要的投资方式。
“在政府投资的同时,要加大激励力度,激发活力,挖掘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生态保护的潜力,发放政策红利,逐步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通道。”他说。
周说,首先,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授予一定时期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财产权,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主体从事生态保护和恢复。第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盘活各种自然生态资源。第三,要努力把生态保护和恢复纳入金融体系的重点支持领域。第四,结合重大项目实施,积极推进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养老、生物能源等各种特色产业发展。第五,完善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等生态恢复体系,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权威部门详解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总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