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03字,读完约7分钟
作者:赵,
一夜之间,来自COVID-19疫苗的三个好消息再次引发资本市场震荡。
7月20日晚,《柳叶刀》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伟与加拿大康辛诺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COVID-19疫苗二期临床试验(hk:06185)。结果表明,本品安全,可诱导免疫反应。
资料来源:中国视觉
加拿大生物制品公司生物今天开盘上涨6.97%,a股生物疫苗板块走强。截至7月21日,生物疫苗指数上涨了3.49%。其中,志飞生物(sz:300122)和西藏制药(sh:600211)相继上涨,华生生物(sz:300142)、康泰生物(sz:300601)和中国畜牧股份有限公司(sh:600195)均上涨7%以上。
来源:雪球
几乎与此同时,牛津大学与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合作开发疫苗的早期实验报告在《柳叶刀》上发表。所有受试者都有很强的免疫反应,甚至“杀伤性T细胞”也形成了双重保险。
此外,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和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nasdaq:bntx)宣布了在疫苗研究方面的早期积极进展,其中COVID-19和biontech的增幅一度超过12%。辉瑞一度逆势上涨近4%。截至收盘,这两家公司的市值已经上升了21亿美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
然而,在上述利好消息传出后,阿斯利康的股价非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跌,截至美国东部时间7月20日,阿斯利康的股价下跌了3.96%。今年涨幅超过300%的最热门疫苗概念股莫德纳(nasdaq:mrna)开盘后不久就触到了导火索,股价暴跌17%。
来源:雪球
7月21日,骏利资本医疗投资副总裁张文泽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与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辉瑞(Pfizer)等制药巨头相比,莫德纳对COVID-19疫苗及其概念的过度依赖更有可能引发股价动荡。”
在张文泽看来,对于仍处于临床试验早期阶段的COVID-19疫苗,相关公司的股价变化仍以资本投机为主。随着市场对各种疫苗R&D路线认识的逐步加深和政策的收紧,疫苗概念股的股价将会放缓。
继5月22日世界首个正式的重组COVID-19疫苗(腺病毒载体)一期临床试验数据发布后,陈伟的团队尽快正式发布了COVID-19疫苗二期临床试验数据。
该疫苗的第二阶段临床试验于4月12日在武汉开始。该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508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疫苗组和安慰剂组,这验证了疫苗在更大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99.5%的受试者产生特异性抗体,95.3%的受试者产生中和抗体,89%的受试者在单次接种28天后产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
就疫苗安全性而言,72%(183人)的高剂量受试者和74%(96人)的低剂量受试者在接种后14天内报告了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7%,46人)。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疲劳、注射部位疼痛等。
这些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或中度,但24名高剂量受试者和1名低剂量受试者有3级(严重)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是自我限制的,无需药物即可在72-96小时内痊愈。接种疫苗后28天内未发生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陈伟的团队在二期临床试验设计中重点关注老年人,而最老的受试者也在84岁时产生了抗体。与18-54岁相比,该疫苗在老年人群(55岁以上)中的免疫原性稍弱,但安全性好。
陈伟表示,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老年人将面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高风险,这是COVID-19疫苗的重要目标群体。相比之下,老年人群可能需要增加疫苗剂量来诱导更强的免疫反应。、
医药行业分析师、深圳市金钟华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涛7月21日对时代财经表示,“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还应接触新型冠状病毒,并根据试验结果判断疫苗是否有效。”保护人们免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第三阶段临床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从目前COVID-19疫苗的研发进展来看,“中国团队”在数量和速度上都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世界各地的人类临床试验中有21种候选疫苗,其中7种来自中国。目前,1种疫苗已进入临床三期“冲刺阶段”,2种疫苗已完成临床二期,即将进入临床三期。
世界上正在研究的21种COVID-19疫苗(资料来源:赵)
此外,有两种COVID-19疫苗已经或即将进入临床三期。
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已经开始了COVID-19疫苗的第三阶段临床试验。这种疫苗的技术路线与陈伟的团队相同,它是一种腺病毒载体疫苗。
美国Moderna公司采用了核酸疫苗的技术路线,该公司开发的mrna COVID-19疫苗将于7月27日进行第三阶段临床试验。
在COVID-19疫苗研发竞赛中,属于mrna疫苗的辉瑞团队被视为现代疫苗的强劲对手。
一些投资者认为,来自辉瑞团队的好消息也让moderna面临被超越的可能性,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moderna的股价在开盘后不久就下跌了10%以上,这是自6月2日以来的最大跌幅,并且在盘中一度被吹走。
事实上,与辉瑞疫苗研发试验的近1000名参与者的能力相比,莫德纳此前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仅针对45名患者。
龚涛告诉时代财经,“鉴于其规模和生产能力,与辉瑞(Pfizer)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全球制药巨头在COVID-19疫苗研发方面的成功相比,莫德纳(moderna)等小型生物技术公司未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根据biontech官方网站此前的消息,与辉瑞联合开发的两种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已经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快速批准。一旦疫苗研究成功并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估计到2020年底将生产1亿剂疫苗,到2021年底预计将生产12亿剂疫苗。
与此同时,辉瑞还收到了英国政府订购的3000万剂实验疫苗。英国企业7月20日表示,他们已经签署了一项协议,从辉瑞、生物技术公司和法国瓦内瓦集团组成的联盟获得9000万剂COVID-19疫苗。
然而,仅靠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疫苗生产计划。张文泽认为,即使尚未工业化的疫苗品种mrna获得批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9,000万份订单的交付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张文泽认为,各国政府和企业为了应对未来COVID-19疫苗生产能力的不足,提前签署了大规模订单,同时大规模订单具有更高的溢价能力。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新冠疫苗一夜三大利好,康希诺高开7%,辉瑞、Biontech市值飙升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8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