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0字,读完约4分钟

2015年,蓝光完成了大布局,房地产业务由四川迪康科技制药有限公司(迪康药业)成功上市。当时,蓝光发展提出了“蓝光为生命”和“蓝光为栖息地”的两轮驱动发展战略。

上市五年后,蓝光发展最终未能选择继续扩张迪康药业,而是计划以9亿元的价格将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康股份)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汉商集团,从而专注于住宅房地产开发和现代服务业。

为完成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汉商集团计划向35家特定投资者发行6808.44万股股票,总筹资不超过12.8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9亿元将用于购买迪康100%的现金股权,另外3.85亿元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迪康的“坎坷”之路

早在2015年,蓝光发展通过借壳迪康药业完成了a股上市。根据蓝光发展制定的战略规划,其上市公司业务分为两个板块:“人居蓝光”和“生活蓝光”。其中,《人居蓝光》聚焦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生命蓝光》聚焦医药和3d生物产业发展。

蓝光发展借壳5年后终置出原医药资产  汉商集团拟9亿接手迪康100%股权

(由迪康官方网站介绍)

蓝光发展公告指出,迪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9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亿元。它是一家以制药为重点的高科技企业,整合了R&D的垂直发展、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制造和营销。在成都和重庆有三个生产基地,涉及化工原料、化工制剂、中药制剂和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产品生产和制造。它有多种药物,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蓝光发展借壳5年后终置出原医药资产  汉商集团拟9亿接手迪康100%股权

2019年4月30日,蓝光发展宣布,迪康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但半年后,蓝光发展在11月16日突然披露,上市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迪康股份海外上市的提议,而在香港上市的计划搁浅。

在这方面,蓝光发展还表示,终止迪康股份海外上市的决定主要是基于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并得到上市公司的研究和股东大会的授权。

迪康股份全部股权的直接出售——蓝光发展表示,该交易有利于上市公司集中资源进行核心业务运营和扩张,实现上市公司专注于住宅房地产开发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同时,据估计,蓝光发展目前的盈亏将增加约2.47亿元。

蓝光发展借壳5年后终置出原医药资产  汉商集团拟9亿接手迪康100%股权

目前,蓝光发展的子公司四川蓝光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干细胞三维生物打印技术,而迪康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主要从事药物研发、制造和销售,不构成横向竞争。

汉商集团主营业务升级

回到接收方,汉商集团给出的交易计划是,上市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汉商大建拟以现金购买蓝光发展与蓝迪联合持有的迪康药业100%的股权。

交易前,蓝光发展和蓝迪分别持有迪康91.41%和8.59%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迪康将成为汉商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直接持有迪康药业99%的股份,汉商健康将持有迪康药业1%的股份。

经双方友好协商,迪康10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9亿元,最终交易价格根据2020年6月30日评估公司对目标公司的评估结果确定。

2020年前五个月,迪康股份实现总收入2.7亿元,净利润亏损279万元;2019年,迪康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和1.36亿元。2018年,其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14亿元和9087万元。

根据《绩效承诺薪酬协议》,迪康药业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预计净利润分别为7000万元、9000万元和1.1亿元。如果迪康药业在履约承诺期内未能实现累计承诺净利润,交易对手应以现金形式补偿汉商集团。

从汉商集团的角度来看,其主要业务是零售、展览等。主要零售形式有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和专卖店等。受整体经济低迷、COVID-19肺炎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汉商集团利润增速放缓,有必要拓展新的业务板块和利润增长点。

韩尚集团表示,面对外部经济低迷、竞争加剧等诸多困难,上市公司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讨论,确定了“平行业务、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战略,努力加快公司商业领域的发展和壮大,同时增加大健康产业板块,在医疗设备、医用耗材、医用药品等业务上进行战略布局,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蓝光发展借壳5年后终置出原医药资产  汉商集团拟9亿接手迪康100%股权

汉商集团相信,此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在原有业务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投放优质医药制造板块的基础资产,这将有助于汉商集团基于迪康药业在医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加快大健康产业板块的延伸布局,推进“平行业务、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战略。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蓝光发展借壳5年后终置出原医药资产 汉商集团拟9亿接手迪康100%股权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