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4字,读完约6分钟
“我想抓住深圳的大好机会来帮助我的国家。外出工作可以学习技术并赚取收入。”韦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2017年,他与深圳市合作创新推出“两免两站”就业服务平台,来到深圳市望台佳农业有限公司担任普通工人,月薪从3000元涨到6000元。自2019年以来,他已经完成了两层楼的建筑,以摆脱贫困。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充分抓住两广扶贫合作机遇,把就业扶贫作为解决贫困地区扶贫问题的重要“法宝”,创新推出“两免两站”就业服务平台,为贫困人口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两免两站”激活就业
2017年,巴马创新推出“两免两站”就业服务平台。“两免”是指免费提供就业信息,组织贫困劳动者建立档案到广东工作。“第二站”是在深圳设立巴马劳务联络服务站,开展东西部扶贫服务的合作对接,促进就业准确转移与扶贫的协调;在安置点和村委会设立劳务联络服务站,开展劳动力调查,实现劳动力的准确识别。
和魏一样,孟丽春也是巴马县东山县向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过去,由于就业渠道狭窄,她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2018年,她通过东山乡劳动服务联络站在东莞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和我丈夫的月收入约为4000元,公司已经缴纳了养老保险。除了日常开支外,我们夫妇每年还有5万元的存款。2019年,我的家庭成功摆脱了贫困,现在生活越来越好。”说起政府的救助政策和今天的生活,孟丽春很是甜蜜。
“作为深圳巴马联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和帮助。另外,我们经常联系在广东工作的老员工,鼓励他们带头示范,带动更多的老乡来广东工作,不断扩大就业和扶贫。目前的结果也不错。”深圳巴马联络服务站工作人员卢宝斌表示,目前,像魏、孟丽春一样,利用“两免两站”就业服务平台到广东工作脱贫致富的例子还很多。
借助两广扶贫合作,不仅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改变了他们“等待必要”的顽固思想。大石山地区的贫困人口无处可寻,不愿就业,到广东打工已成为一种“时尚”追求。
积极为整个家庭摆脱贫困而努力
韦,家住南社镇东里村,因缺乏技能和生计保障而被列为贫困家庭。2018年,他通过一个在巴马举行的特别招聘会,即东西方扶贫合作,来到深圳旺泰加农业有限公司的清洁蔬菜车间工作。这对夫妇年收入约为8万元,并于2019年摆脱了贫困。
鉴于该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该县主动与深圳大鹏新区统战局和社会建设局沟通,收集深圳、本地区、本县企业的就业信息,每年邀请广东企业在巴马举办10余场“真情派工”。精准援助”专项招聘会,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和帮助。
除了搭建劳动服务平台,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牵头开发了“暖心双程票”免费交通工具“冷暖?精确护理”吊唁等一系列活动。2019年春节期间,全县免费送500多名贫困劳动者往返广东,慰问603名稳定就业的贫困劳动者,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响,返乡农民工顺利复工、复产成为热门话题。为确保农民工特别是贫困人口重返工作岗位,应特别重视疫情防控,为贫困人口重返工作岗位,出台《2020年农民工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工作方案》。
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瑜表示,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实际情况,对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东莞、广州、珠海、中山和惠州以外的农民工集中地实行统一包车安排。同时,外出实名购票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可获得最高的交通补贴800元,未获得最高交通补贴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可获得600元,充分解决了返乡就业的后顾之忧。
孟政是万辉五金(深圳)有限公司的员工,他在生产车间里忙着。“在公司工作不是很累。有五种风险。我爱人的月薪是3000多,我有4000多。我可以在两三年后拿到养老金。”
目前,全县有农民工13.56万人,每年约有7.5万名农民工出国务工,主要分布在广州、东莞、深圳和广东省的江浙一带。其中,2016年至2019年,80,000多人受益于东西方扶贫合作,包括50,000多名穷人,直接导致12,919人脱贫。
技能培训切断了贫穷的来源
2019年12月19日,杨还获得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奖学金。杨原本是巴马一中的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她厌倦了学习,多次想放弃学业。动员后,他去了深圳协创高级技工学校学习2018年的现代物流专业。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杨实现了从一个疲惫的学生到一个优秀学生的惊人转变。“我在学校学习,可以学到很多专业知识,比如高端物流服务和实用会计。在这里学习的学费是免费的,我还享受其他类型的补贴。我马上就要毕业了,一毕业就可以安排就业。”杨对今后的幸福生活充满了信心。
“我们与深圳理工大学和深圳创创技工学校合作,为高中、初中及同等学历的贫困家庭组织职业教育和培训。毕业后,我们将安排工作,实现入学和就业,并摆脱贫困的学习。”巴马县教育局局长秦波说。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生活。在准确脱贫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提出不仅要解决脱贫问题,还要解决孩子的技能培训问题,让每个人都能掌握一门技术。
“我们每年都安排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到深圳考察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增强信心,自力更生,追求梦想。”巴马县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叶说。
近年来,巴马县与深圳创创技师学院、深圳工学院等学校合作,组织贫困家庭的子女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经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免学费,还可以享受每年近1万元的各种补贴。毕业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当场找到工作,那些在深圳方便找工作的也可以在深圳定居。在过去的三年里,来自巴马县贫困家庭的390多名学生去深圳协创和深圳技师学习就业技能。
此外,该县特别重视深圳“八桂工匠”的技能培训。该县与广东省第二扶贫合作工作组签署了扶贫建筑铝合金模板安装工人技能培训项目协议,深圳市建筑业协会在该县培训了50名铝合金模板安装的贫困劳动者。目前,该县已完成深圳市扶贫“八桂工匠”铝合金模板安装工技能培训,培训55人。众所周知,一些训练有素的贫困劳动者月薪超过1万元。(正文/陈子霖凌吉荣)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广西巴马:粤桂对口帮扶给力 贫困户就业有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