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7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石璐
随着a股进入动荡的市场,一些股票市场“黑嘴”开始在主要的股票交易平台上移动,吸引散户投资者接管等案件时有发生,导致投资者权益保护事件层出不穷。
“事实上,上述欺骗性的投资者行为在牛市和震荡市都将存在,并将被反复禁止。这背后的原因与国内投资者缺乏金融业务密不可分。缺乏基本常识的投资者容易受骗,后期维权成本极高。”8月12日,昌图学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乐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指出。
事实上,a股投资者大多是散户,投资素养参差不齐。
去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了《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简要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平均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4.77,比2017年略高1.06。报告还提到,认为自己金融知识水平“一般”、“不太好”或“一点都不好”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40.69%、14.08%和6.10%,表明中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仍有很大提高。
此外,2019年《互联网金融教育白皮书》显示,市场上有许多金融产品并在不断增长,这对个人理财决策提出了挑战。超过60%的个人理财用户表示,他们无法判断理财产品的信息是真是假,很难区分不同的理财产品。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智商教育,但缺乏情商教育,而金融和商业教育基本上是空式的,而‘君子耻于谈利’的思想根深蒂固。据第三方统计,中国有1.3亿投资者,其中70%以上是个人投资者,但他们不懂财务管理。从过去全民炒股到现在全民理财,理财方式不断创新,理财平台不断涌现,但没有人帮助普通人学习这一知识,规避风险,最终成为受害者。这很遗憾。这也是可以避免的。”杨乐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事实上,中国每年都有不少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事件发生。面向中小投资者的国内专业服务机构也一直致力于普及投资知识和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
根据中国结算公司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6月,a股市场共有投资者1.677432亿人,其中自然人投资者1.673476亿人。通过在线搜索判决文件中的“证券纠纷”可以检索到840份文件。其中,2019年有多达353起相关案件。
这些案件中有许多涉及证券机构的虚假陈述、股东披露关于人为操作的信息、退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协议纠纷和赔偿等。不难看出,国内投资者在投资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争议。如果你有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就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与具体的股票市场选择相比,非专业人士应该更加关注这个市场的投资策略,包括对风险的认识,普通人应该在股票市场上投资多少资源,普通人应该如何看待股票市场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和比例,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配置。国外金融与商业教育中这些成熟的内容仍需在中国推广。只有当个人对风险和资产配置有了合理的理解,非专业人士才不会陷入股市赌博式的悲欢离合。”杨乐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据了解,2015年,由于创始团队感到许多普通人在股市崩盘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他们决定向普通人推广金融和商业教育。这是龙投资学校成立9年来最重要的战略转变,也是龙投资学校的宗旨和方向。
(编辑江楠)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瞄准个人投资者理财知识短板 长投学堂致力弥补国内财商教育市场空白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