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3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张荣典)主要汛期尚未结束,防汛工作仍需“严”字——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今年防汛救灾情况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
中国的长江、淮河和太湖流域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洪灾,上亿人对此表示担忧。今年的洪灾是什么?防洪救灾工作的成效如何?目前的防洪工作可以放松吗?在8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应急管理和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凌月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勇介绍了相关情况。
舆论灾难:“两个过分,一个多,一个少”
周学文介绍说,今年的洪灾主要有四个特点:“两个多,一个多,一个少。”首先,梅雨超越了江淮流域的历史。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量为759.2毫米,历时62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
二是长江、淮河、太湖水位超标。长江中游莲花塘河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区超过保证水位,巢湖超过历史水位;淮河中上游部分河段超过保证水位;太湖超保证水位。全国634条河流发生了超过警戒的洪水。
第三,广泛使用防洪堤。长江、淮河流域有5237个防洪工程,主要集中在支流和堤防上,892个堤防利用蓄滞洪;安徽省有11个流域。
第四,灾难损失惨重,人员伤亡很少。洪灾造成634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789.6亿元,分别比上年平均值高12.7%和15.5%;灾害造成219人死亡和失踪,54,000间房屋倒塌,与前五年平均值相比分别下降了54.8%和65.3%。
凌月明说,从1月到7月,中国发生了3047次地质灾害,造成103人死亡和失踪。与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今年死亡和失踪人数下降了42%。6月和7月,中国发生地质灾害2368次,造成80人死亡和失踪,死亡和失踪人数比近五年同期平均下降29%。
“目前,除了长江、洞庭湖、鄱阳湖、淮河和太湖的主要河流外,水位仍在警戒线以上,其余大河流的水位稳定。”叶建春说道。
防洪救灾:坚持生命至上,加强统筹协调
“目前已有400.6万人得到安置,而且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周学文说,这是今年死亡和失踪人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以来,国防部、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的防洪救灾工作,可以概括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生命至上,加强早期对冲和高效救助;二是坚持科学防控,加强咨询判断和指挥调度;三是坚持快速反应,加强准确引导和应急支持;第四,坚持协调合作,强化部门联动和综合优势。
水利工程调度在今年防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叶建春介绍,水利部科学调度3177座大中型水库(次),拦蓄洪水1097亿立方米,避免转移1852万人。其中,以三峡为核心的长江中上游水库联合调度避免了城陵矶附近蓄滞洪的使用;使孟洼等八个蓄滞洪区蓄滞洪,淮河水位降低0.2至0.4米;太浦门、王庭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累计向外位移近30亿立方米,相当于降低太湖水位1.26米。
“七降八降”后;防汛工作不能放松
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一直是我国强降水的集中爆发期,容易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此“七降八升”是防洪的关键时期。八月的上半年即将结束。这是否意味着防洪工作可以休息一下?
对此,周学文表示,“七降八升”是防洪的关键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汛期将在“七降八升”之后结束。中国的主要汛期将持续到9月底,下一阶段的防汛抗洪任务仍然很重,不能放松防汛工作。
于勇介绍,根据预报,8月下旬的主要降雨区域仍是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和华南、四川盆地和云南;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将有两三个台风。9月,华北南部和西北中东部的降雨量可能比正常多20%至50%;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将有5至6个台风。
周学文说,下一阶段防汛工作最重要的是突出四个“严”字。第一,对超级警察江湖要“严阵以待”;二是对未超出警力的江河湖泊“严查隐患”;三是要“严格防范”山洪地质灾害;第四,我们要“做好防台准备”。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庞博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主汛期尚未结束,防汛工作仍需“严”字当头——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防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