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61字,读完约9分钟
2003年6月,他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买了100万股茅台。
2017年,他仍是茅台的第十大股东。后来,由于被投资企业需要资金,他卖掉了部分股份,并仍持有茅台。
当时是1200万元,现在涨了近100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出名了
他就是辛颖·郭芙集团的创始人林金凤。众所周知,他对自己没什么感觉,但他做的每一笔投资都深深地关注着市场。不乏追求者和评判者,他的优点和缺点被无限放大。
2018年底,由于与被投资企业惠珍科技的纠纷从线下传播到了在线社交平台,一度被视为“茅台最牛股东”的林金凤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争议。
林金凤表示,由于被投资企业缺乏契约精神,辛颖曾通过仲裁要求投资资金,而被投资企业则以不光彩的手段诋毁辛颖。这使许多媒体人获得了“伟大的素材”,并凭想象编造了“巨星陨落”的故事。
林金凤不介意重温这些问题案例。他在大学发表了题为“投资逻辑,从投资惠州酒业集团看产业与投资的碰撞”的演讲,并专门重访惠州酒业集团。在多次投资该企业后,他不得不加入该行业,并试图将惠州葡萄酒带回正轨。
今天,林金凤继续规划工业投资。在他的努力下,辛颖郭芙正在逐步建立起以坤、为核心的房地产业、以惠州酒为核心的消费产业、以张澜职业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产业的产业投资地图。三大核心企业直接投资,辛颖退居二线,成为服务型平台企业。
谨慎投资房地产股票
在2000年之前,林金凤一直作为二级市场运作,但是在2000年之后,整个国家出现了股票繁荣。他选择后退一步,转而投资未上市的上市公司。2006年,他还对未上市企业进行了股权投资。
此次股权投资的投资企业是施琅集团,这也是辛颖在房地产行业的第一笔投资。当时,施琅只有两块土地,仍处于亏损状态。辛颖只投资了几亿元。现在,这项投资已经带来了几倍的回报,而辛颖持有的20%股权的股息仍然可观。
在进行第一次投资之前,林金凤对房地产行业研究了十七年,对每一家房地产公司都做了深入的分析,但他只在房地产行业进行了两次投资,即2006年在施琅投资和2009年在尚坤投资。
林金凤认为,“当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向下调整周期,这是一个难得的触底机会。然而,在二级市场的房地产公司通常被高估和高风险,所以我们当时的选择是投资一级市场。一家尚未成长起来的公司。”
与投资房地产企业的一般标准不同,林金凤的判断不是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储备、融资能力和债务状况,而是经营模式和治理水平。
“土地储备不能代表企业的长期利润。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来说,只有两种模式可以成功,一种是高周转率,另一种是服务增值。”他进一步补充道:“高周转率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能力的考验,必须能够判断房地产市场周期,快速、优质地开发项目,开发后快速销售,快速回笼资金。尚坤是目前的逻辑。服务增值测试是服务的运营能力。在同一块土地上,你做的项目有更多的附加服务。施琅目前的科技住宅、养老和长期租赁公寓业务就是基于这一逻辑。”
“投资这两种模式可以对冲房地产市场周期的风险——周期上升,高周转率企业增长更快;随着周期的下降,面向服务的企业将增长得更快。”
至于企业应该采用哪种模式?林金凤认为最重要的是看企业的基因,创始人应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而不是追逐行业。“最重要的是,创始人应该对行业有一个全面的判断,把房地产企业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不要想着搞政策投机。”
“如果你真的做生意,你必须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尚坤朱总(ceo朱晶)的每一笔投资,都会计算出回报,让有长期回报感的企业走得更快更远。2015年,尚坤需要资金来收购中国天安的上海庐山地块,即使辛颖方面减持茅台,它也会予以支持。”
经过这两次投资,辛颖再也没有直接投资过房地产企业。“由于投机者的存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这取决于谁将采取最后一击。未来,辛颖对房地产的投资将集中在尚坤和施琅,我们相信并支持尚坤的判断。我们只做金融投资,不参与商业运作,更不用说朱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总是比我多。”
价值投资是“安全”
当我们直接问林金凤如何理解价值投资时,他只给了两个字——“安全”。
他说“安全”不是选择机会带来的安全,而是选择个股带来的安全。“好的目标很难找到,真的很难找到。我会阅读每一家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并以此类推分析所有行业。只有少数几个可以在研究后投资。”
林金凤的投资类似于彼得·林奇和巴菲特的对等投资。他不看市场、总体趋势和大盘。他甚至故意不与同行交流,以保持他对行业的独特理解。
”(购买的主题)首先,它的行业应该有一个大的增长空,第二个我必须非常熟悉它的商业模式,第三个是买卖价格,这必须足够低,第四个是人。你必须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在经营这个企业。”
此外,林金凤必须找到一个购买的理由,而其他人肯定不知道这个理由。
2003年,在决定购买茅台的法人股之前,林金凤在经销商柜台调查了1000多名客户,只问了两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喝这种酒?你会改变吗?经过调查,他发现只有喝茅台的人才不会考虑换酒,而这次调查的结果让他坚定了购买的决心。
十七年后的今天,茅台的质量和稀缺性不断被市场和投资者所证实,但他直言只敢持有,不敢购买:“现在这种投资逻辑已经被所有投资者所认可,那么它早就反映在股价上了。这个价格将来会怎么样,真的很难说。”
2005年,林金凤开始研究腾讯。“无论是销售qq show还是做电信增值服务,都没有理由投资腾讯的商业模式。我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观察一个数据,即每天中午12: 30到下午5: 30同时在线的qq用户数量,发现这个数据一直在增长,曲线非常好,所以我们有理由投资。但如今人人都知道,腾讯的核心资产是流量,其股价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反映。”
一旦选定了目标,林金凤将长期持有它。从2003年到现在,除了在2015年帮助尚坤筹集资金购买土地,辛颖从未减持茅台。即便是在2013年的塑化剂和反腐危机中,茅台的股价也下跌了60%,他也从未想过减持:“优质资产应该长期持有,除非找到更好的目标来替代它们,而现在市场上显然没有这样的目标。”同样,施琅和尚坤的股票也很少变动。
这也是因为辛颖有一群相信林金凤投资理念的客户的支持。这也来自林金凤对市场的准确判断。2007年,辛颖在6000点平仓。第二年,该指数跌至1800点,并再次买入。当市场反弹至3000点时,它再次平仓;2015年,在1000股下跌的情况下,通过短期交易赚取了80%的利润后,辛颖的投资从a股撤出,全面转向了港股。
长期战略为辛颖的长期投资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和稳定的资金来源。
窗外仔细思考
从2014年到2017年,由于移动互联网分红的爆发,新的经济企业不断涌现,一些“到峰口”和“到vc”的企业家开始聚集进入市场,导致行业混杂。
当时市场很热,这使得林金凤有一种投机心理,在朋友的介绍下,投资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企业。后来,人们发现一些创始人制造虚假数据来欺骗投资者,而另一些人甚至利用辛颖的资金继续投资欺诈。一些创始人在获得投资后,在一线城市买了房子,但他们赚了钱,却没有把钱投入到融资中商定的用途中。
林金凤表示,由于被投资企业缺乏契约精神,辛颖曾通过仲裁要求投资资金,而被投资企业则以不光彩的手段诋毁辛颖。
在回顾过去的问题案例时,林金凤出人意料地坦率。他没有回避不适当的投资和这些投资引起的纠纷。对他来说,这些投资经历似乎和成功的投资没有什么不同,可以给他带来新的思考养料。
在接受了互联网行业的教训后,他对泡沫始终保持着清醒和谨慎的态度。
2015年,他判断a股基本面整体出现问题,高增长不再持续,因为他看到出口和消费增长疲软,固定资产严重过剩。直到最近两年,大多数人才开始正视严峻的环境,出现了著名的金科玉律“过去十年最差,未来十年最好”。
然而,在林金凤看来,2015年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转折点,但2008年的“4万亿元”仍然有效,而新兴互联网产业的繁荣和大量海外能源并购推迟了问题的爆发。因此,自2015年以来,辛颖将投资重点放在港股上,重点放在新兴市场的老式消费品、墓地业务和博彩业上,还将投资一些短期内陷入暂时危机的企业,赚取大量利润。
这些投资让林金凤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标准,并强化投资的安全边际——不投资他不了解的行业,远离引人注目的行业,关注消费,深入挖掘消费领域的投资价值。
在选择投资目标时,林金凤几乎有严格的标准,即使在一级市场投资,他也不能容忍错误。“我所有的投资都不能失去。如果我不能从股价和估值增长中带来利润,至少我必须能够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来带来利润。”这种对准确性的要求在风险投资界几乎闻所未闻。对安全的严格要求使得林金凤在最近两年不可避免地错过了许多热门的和不断增长的行业,但是选择深度培育最熟悉的行业却让他的护城河牢不可破。
至于何时回归a股市场,他表示:“如果国有企业愿意让民营企业受益,在一些容易赚钱的领域放开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行业,这种局面可能会逆转。此时,a股确实值得投资。”
"不幸的是,中国股市大部分时间都是赌场."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风口之外的林劲峰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