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6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
8月19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冼郭毅表示,今年以来,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肺炎,世界经济严重下滑。国内外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这一流行病给服务贸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如数字化的加速发展。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6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为22272.8亿元,同比下降14.7%。但是,不包括旅游服务,上半年中国服务进出口增长2.1%,其中出口增长3.7%,进口增长0.5%。
根据《数字商务环境研究规划》的要求,针对国际高标准,在完全竞争和有限竞争的重点服务领域以及自然垄断服务领域的竞争环节,按照完全取消、大幅放宽和有序自由化的原则,分别取消或放宽对服务贸易的限制。
冼郭毅表示,本轮试点是在前两轮基础上的“全面深化”。着力推进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创新,提出三个方面的8项试点任务和122项具体措施。围绕下放或取消服务领域的审批权限,放宽市场准入,提出了16项措施,涉及交通、旅游、教育、土地规划、工程设计、商业服务等领域。提出了以下措施:船舶营业运输证管理权限、外国儿童学校审批权限、进口动植物及其产品参展预许可、扩大技术进出口经营者资格范围、简化外资旅行社审批流程。
同时,在创新方面,指出,顺应新形势下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国家层面将在试点平台上大力推进数字服务、版权服务、医学研发、检验检测、网络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特别是在数字贸易领域,我们重点探索数据流和监管的创新开放,部署了一些政策措施,如探索跨境数据流的分类和监管模式,开展跨境数据传输安全管理试点。同时,我们将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方便外国人在中国使用移动支付,推动R&D、测试等服务的发展,推动国际精品活动发展等业务模式创新。
谈到今年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冼郭毅表示,数字贸易、版权贸易、网络教育等新服务的出口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国家商报》表示,发展数字贸易可以促进贸易便利化,减少无效中间环节,提高贸易对接效率。“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数字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降低了贸易成本,还促进了全球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的增长,并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更大的全球贸易份额。”
加快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深化的试点地区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涪陵区等21个市辖区)、海南、大连、厦门、青岛、深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贵阳、昆明、Xi、乌鲁木齐等
西安郭毅表示,新增试点地区有一半在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高于前两轮试点。形成这种布局的原因,一方面是实施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步伐加快,具备了制度创新的基础和条件。此外,这些地方试点项目的经验对中西部地区更有意义。希望这些试点地区成为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的龙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水平。
“今后,我们将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并与这些试点地区共同努力,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在数字贸易、交通、旅游、文化、中医药和服务外包等领域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更好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西安郭毅说。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在接受《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发展服务贸易,首先要有服务业基础,高度国际化,属于对外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城市。中西部地区发展服务贸易具有独特优势。不仅土地、人力和其他因素的成本低于沿海地区,而且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发展服务贸易的外国投资政策。随着交通运输和物流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日益突出。
封面图片来源:照片网
全球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2020年服务贸易前景如何?商务部:数字贸易、在线教育等将成服务出口新增长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