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54字,读完约6分钟

作者:时代财经石承超

图片来源:中国视觉

8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了2021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其中,云业务季度收入123.45亿元,同比增长59%,2020年上半年累计收入超过245亿元。根据idc数据,阿里巴巴云仍是中国最大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并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市场份额增长。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在财务报告发布的前一天,阿里巴巴云发布了另一条消息,称阿里巴巴云将全力服务北京城市人才建设,聚焦城市治理现代化和首都核心功能,并陆续登陆环保、智能社区、交通治理、智能商圈等场景。

自2016年杭州和阿里巴巴云发布第一个城市大脑以来,仅仅四年时间,城市大脑已经升级到3.0。在提升感知能力的同时,应用场景也逐渐从交通领域扩展到更多的垂直领域,从杭州“大本营”开始,在北京赢得一线城市项目,商机和挑战不言而喻。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崧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北京,一个超级一线城市,更加系统和复杂,不能再作为一个基本单位运作。“例如,平谷主要是农业和旅游业,大兴主要是新机场,亦庄是工业和技术工业。通过在垂直领域的运作,城市大脑可以逐渐孵化出新的格式,甚至孵化出许多像消费互联网这样的应用。”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云城人才也面临着与地方政府达成共识的挑战。在刘崧看来,“共识”一直是项目推广过程中最大的成本,近年来情况也有所改善。在“未来城市”的建设中,刘崧认为潜在的需求是无限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还有更多创新的场景需要探索。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截至本季度,阿里巴巴云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盈利超过100亿元。本季度收入达到123.45亿元,同比增长59%,领先全球云计算3a(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巴巴云)阵营。2016年上半年,阿里巴巴云的收入为23.09亿元,到2020年达到245.62亿元,五年间增长了10倍以上。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来源:阿里巴巴云

本季度阿里巴巴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功于公共云和混合云业务,以及个人客户的平均收入增长。以金融业为例,据idc统计,阿里巴巴云在中国金融云市场排名第一,覆盖60%的保险公司、50%的证券公司和数百家银行客户。

至于合作伙伴,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云及其合作伙伴已经发布了500多个联合解决方案,覆盖了30多个关键子领域,一些合作伙伴已经在阿里巴巴云上赚了1亿多元。

在技术层面,阿里基于云的特性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基础系统。7月,阿里巴巴云发布了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性能比上一代提高了160%,更好地满足了云原生时代的计算需求;云本地数据仓库Analyticdb以1489万的性能指数打破了国际性能基准tpc-ds记录;在高德纳的云安全评估中,阿里巴巴云的整体安全能力排名世界第二。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今年7月,阿里巴巴云宣布新增3个超级数据中心和100多万台服务器,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带。迄今为止,阿里巴巴云已经在全球22个地区部署了数百个云数据中心。

在具体项目落地上,阿里巴巴云城大脑最近与首都信息、钱芳科技、时代於陵等合作伙伴成立了北京城市大脑联盟,重点关注城市治理现代化和首都核心功能,先后登陆环保、智能社区、交通治理、智能商圈等场景。

北京是中国交通条件最复杂的城市之一。不仅机动车数量高达636.5万辆,而且该市还有5个火车站和100多家三级医院。这些关键区域容易出现交通拥堵。北京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居民的出行需求和公共交通规划也影响着城市的交通效率。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为了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阿里巴巴云的技术人员正在应用数字技术来分析道路拥堵情况,包括几个路段的拥堵指数和交通灯的长度。未来,城市大脑的交通动态感知和人工智能信号灯可以优化城市阻塞点的信号。

目前,城市人才社区试点项目也已经启动。试点社区通过开放平台构建社区生态应用,在养老、生活服务、停车等服务场景中构建智能社区应用,实现社区互助、互助、共享、共治的场景系统。

会议期间,北京市通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通州市人才工作的进展情况。2018年,通州率先探索环保领域的精细化治理模式。引入城市大脑后,通州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视频识别等技术完成了15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的智能环境监测改造,实现了全区域渣土车辆和施工现场环境的数字化管理,大大减少了空空气造成的扬尘污染。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阿里巴巴云表示,全球已有30多个城市推出了阿里巴巴云都市大脑,包括杭州、北京、上海、郑州、海口、澳门、马来西亚等。

收入在5年内增长了10倍,在阿里巴巴云一路运行的背后,项目的实际落地一直面临挑战。以城市人才工程为例,在推进具体项目的过程中,阿里巴巴云应该首先解决地方政府的需求问题。

“我们正在跟踪需求,没有按地区或行业进行纵向或横向发展的计划。”阿里巴巴云智能事业部数字政府事业部总经理唐日新表示:“在中国的数百个城市中,城市大脑的进化是不同的。事实证明,我们试图开拓垂直运输领域,现在我们正在围绕客户需求场景进行重构。”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然而,从需求方面来看,政府的想法和计划往往要求更高,阿里巴巴云与其合作伙伴之间存在差距。在峰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建设司司长刘旭指出,在北京这样一个复杂的城市,需要几个大脑,如何将人们联系起来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尤其是流行期的社会治理,使政府工作人员意识到“政府与公民的联系仍然非常陈旧,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短信通知层面,互动停滞不前,支离破碎。”一些连接工具,如钉子和微信,也很难实现互操作。”

作为城市大脑的需求方,刘旭指出“人体不可能只有大脑。信息技术系统必须与行政系统和社会治理系统相联系,大脑必须与内部器官相联系。”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崧坦率地告诉时代财经,建设智慧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任何其他行业都复杂和系统,最大的成本是共识成本。

阿里巴巴云的解决方案是有一个带有适当期望的粗略计划,特别是前几个项目在短期内的成功,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至少从北京的尝试来看,它在目标一致性的预期上比原来好得多。大多数市和区政府领导人不会误判城市大脑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只需确定如何使用数字基础和垂直应用程序来形成项目的闭环,并逐步建立信任。”刘崧说。

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此外,刘崧提到,城市人才工程的建立需要长期的运营和管理,企业和政府可以建立合资企业。例如,郑州和海口也有类似的情况。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阿里云连续三季度营收过百亿,“进京”发起城市大脑联盟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1410.html